作者:高月明

       问:我体验清楚的感觉是,清楚时没有妄念,有妄念时不清楚。怎样才算是清清楚楚着妄念的状态呢?我现在是这样练习一分钟住看清楚的:不断察觉,看一下是否清楚,是否有妄念。如果没有,就继续察觉和清楚。但在这时,就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是不是有妄念上了。我不知如何去清楚着妄念?

       高老师:

       第一,首先先定义“有妄念”和“无妄念”。

       有妄念:只有当你的脑中想其他事情去了,这时才是有妄念和不清楚了。

       无妄念:只要你在清楚着,在清楚地看着妄念,就是无妄念和体验着清清楚楚。

       根据这个定义,如果你在修定时,即在体验清楚时,时不时地去看一下自己是否有妄念了,是否清楚了,这是在头上安头。你不要这样做。

       第二,真正入定后,可以表达为“无妄念”。为什么要说“可以表达为”呢?因为你不要去想象它是一般人们根据常识认为的一种“什么念头都没有的状态”。真定境中的“无妄念”是练习入定、水到渠成后,达到的“不生妄念”的心境。如果在练习入定过程中去找,或者试图进入“一个无妄念状态”,这只是在妄念中制造出了一个“无妄念的感觉”。

       第三,你应该如何去体验“无妄念”呢,即怎样才算是清清楚楚着妄念的状态呢?你应该这样体验,在一分钟之内(也许单一发生,也许交替出现):

       时而你在看着妄念的来来去去;

       时而你清楚着自己正在清楚着;

       时而你在意识着你正在意识着,而且努力保持你正在意识着;

       时而你全力以赴保持着你清清楚楚着的一切妄念、一切的感觉;

       时而你反观一下自己正在清楚着一切;

       时而你反观着你正在体验着此时此刻。

       总之,在保持自己清清楚楚的过程中,不要试图去找一个没有妄念的感觉,或者没有妄念的状态。实际上,你在清楚着妄念就是“无妄念”,所以真正进入定境、进入无妄念的方法,不是体验出一个“无妄念的状态”,而是通过体验你在“清清楚楚着妄念的来来去去”,最终进入清楚清净、妄念不生的灵明的纯意识状态。

       问:住看清楚,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一直住看着自己的大脑在想什么,对吗?

       同学回答:住看清楚,是“住妄想境,不加了之”。妄想是什么?你所看、所听、所闻,包括你的所思、所想,皆是妄想。清楚着这些妄想妄念,又不被“它们”所影响,这就是住看清楚。

       高老师:回答正确。另外,不要刻意去找一种看着自己大脑的状态,而是直接体验此时此刻的清清楚楚!

       问:“清楚感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是一直有个“我在清楚”,然后重点是保持那个“我”一直没有丢吗?还是清楚着一切觉受到的内容?例如清楚着听到的一切声音,或者将眼前的一切景象看得都很清楚。

       高老师:注意:清清楚楚是对清楚过程的体验。所以,你在清楚的过程中,你的体验是:时而清楚着你正在清楚着,时而清楚着一切声音和感觉,时而清楚着一个活生生的“我”的存在,时而清楚着眼前的空间、物象。所以,重点是保持你在清楚着,而不要保持在你所清楚到的感觉或者内容上。

       问:在练习一分钟住看清楚时遇到的情况,请老师解惑:

       1、时钟放在眼平视的正前方2米左右,但眼神是虚看着前方,意识清楚落在虚空中,这样对吗?

       2、进入状态后连眼神用力也没有了 ,所有的意识清楚着虚空,这样正确吗?

       3、清清楚楚是唯一的标准和过程吗?

       高老师:第一、时钟放的位置没有一定之规,只要方便你在一分钟结束后斜一下眼,能够看到即可。我当时是放在眼前中间向右30度角,在向上高一些的位置的。意识是时而落在虚空中,时而落在面前墙壁上,时而落在……,实际上落在哪里都可以,关键是要保持时时在清楚着、时时在清楚着一切!

       第二、你说“进入状态后连眼神用力也没有了”,这个表述不够准确。眼神这个词比较模糊,从某个角度说,眼神即心神,心要高度集中。所以正确的认识是:禅定时,不要让眼睛紧张,眼睛肌肉要放松,而心要十分清楚灵明、高度集中。

       而对于“意识清楚着虚空”也是不够准确的,准确的表达是:意识清清楚楚着。当然,绝大多数的时间是清楚着眼前虚空,或者墙壁,或者对面的某个事物上。

       第三、你说“清清楚楚是唯一的标准和过程”是正确的。

       对于清清楚楚的练习方法和体验是:清楚着眼前虚空或者墙壁时,你的大脑意识要不断反观当下、察觉当下,体验此时此刻的活生生的意识,就是正确的清楚体验。

       问:清清楚楚是否是一种体验感觉?您在《佛法人生量子说》中有说:“146.修定秘诀:不是外在世界存在了,然后你去清楚了它;而是你去清楚了,然后外在世界存在了。”我认为: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本来就清楚着这个世界,我们本身就在定中,因为本身就是清清楚楚的。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高老师:你在修定的时候,不要刻意去找一种清清楚楚的感觉。你要做的就是去“清清楚楚着”(清楚着一切,但不被一切所影响)。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清清楚楚的感觉或者状态都是被“清清楚楚着的意识”创造出来的。所以修定的“真境界”不是一种感觉或者状态,真境界就是“没境界”。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境界都是妄念妄想境界。真境界就是体证到一切都是你现在的清清楚楚的意识创造出来的。所以这句话“指”的是修定的方向。什么方向呢?就是外在没有一个清楚境界的存在,“清楚着”就是真境界。

       当然,你说“我们本身就在定中,因为本身就是清清楚楚的”,这种在理上的认识也是正确的。因为你的意识本来就在时时刻刻创造着这个世界,所以你本来就在大定中,只是你迷惑而不知道这个“大智慧”,所以需要努力修禅定去体证到它。

       问:我最近修定,出现以下两种体验,请老师点评:

       1、昨天白天我一直不间断练习一分钟觉空入定,中午在坐出租车时,我随意练习了一下觉空入定,有几秒突然感觉不一样,很清净。到晚上突发奇想,觉空入定、不断察觉看能坚持多久,结果很快(不到一分钟)就到了一个奇怪的状态:好像有个开关一样,身体完全凝固,轻安,清净,清楚,好像“不断察觉的念头”也自动没了。我就一直像踩跷跷板一样稳定在这种状态里,一直坚持了40分钟,后来斜眼看时间,就出来了,这时大概是晚上11:10左右。感觉在这种状态中能思维,只是我清楚着我的思维,好像身体也能轻微的动,只是我清楚着一切而已。最奇怪的是头也不涨疼了,最舒服的就是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定,还是我一厢情愿的精神活动?

       2、在进行一分钟觉空入定练习的时候,好像双手在抓着光溜溜的一条鱼,勉强能抓住,有用力的感觉,但更多的是需要努力和巧力之间的平衡,就一直平衡着前进。这时候身体和思想的放松很关键,不是纯粹的努力。

       高老师:你的第一种体验是以前练习静坐时,积累出来的“入静体验”,与定境没有关系,所以不是定。练习禅定的过程是全力保持“清楚”的过程,是一个全力去制心一处的过程。所以你所处的是一种宁静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给了你一个全力去制心一处的心理生理基础,从这一点认识上是好的。

       你的第二种体验很好!你要在这种基础上全力去练习制心一处(意数呼吸和觉空入定,都是在练习制心一处,只是阶段不同而已)。全力去体验“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直至最终入定!

       问:《佛法人生量子说》第146页中说,“以被动的方式,主动清楚着(察觉着)出现在意识中的任何感知觉”,这种被动、主动是怎样的?

       高老师:比喻:一只猎豹,它不主动四处寻找猎物,而是趴在草丛中,十分精神注视着跑过眼前的一切猎物。你在禅定过程中,不要主动寻找一个“空”,不要主动寻找一个境界,不要主动寻找一个妄念来察觉。你要记住:察觉的当下就是空,察觉的当下就是清楚。

       “被动”表达的是:不造作出一个境界,而是“呆呆地”“被动地”清楚着一切觉知到的感觉。

       “主动”表达的是:你要主动保持自己十分清醒、十分清楚着流过意识的一切感知觉!你要“主动”发起察觉,让自己体验到清清楚楚。你要努力保持自己的清清楚楚。你在清清楚楚地觉知着,就是在入定着!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