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1、对《量子佛学》的定义:---以量子物理学方式打开现代修证佛法的顿悟之门。“量子佛学”不是创建出了一套新的佛学理论,也不是发现了量子物理学等相关理论。什么是“量子佛学”呢?量子佛学依传统佛法而论,是从现代科学角度对传统佛法的诠释。传统佛法通过无常、无我,让人们理解和顿悟佛法究竟实相,通过禅定证悟佛法究竟实相,由此让人们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彻底解脱烦恼苦和生死苦!自古以来,佛法的究竟实相难解难懂,十分奥妙而不可思议,非上根大智者不能悟入。现代量子物理学中的波粒二象性现象给理悟佛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契机。现代量子物理学的核心实验发现,物质基本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现象。这直接证实了一切世界万物和生命的存在都是由意识(心)显现出来的,证实了一切世界所有都是你的心生幻象,而心(意识)不在一切世界万物和你的身体之中——认识到这一点就是正知正见的佛,否则就是颠倒的众生。这一证实与佛法中“实相无相”以及“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的究竟实相完全一致。“量子佛学”就是以量子物理学证实实相的方式来解释佛法,从而快速破除我执、法执,顿悟佛法实相的有力工具。通过这一工具,人人都可以以十分简单、清楚和直接的方式认识到生命世界存在的真相,由此顿悟“一切唯心所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量子佛学”是高月明先生在生命极度困厄、直面死亡绝境中,通过研悟量子物理学带给世人不可思议的实验结果,融会贯通佛学奥义,总结出的顿悟佛法究竟实相方法的精髓!

        2、对《科学禅定》的定义:---开辟出科学严谨、切实有效、清晰明了的入定捷径!“科学禅定”依佛学禅定而论。科学禅定是在严谨的生命科学框架下,以心理学、脑科学、物理学等相关科学知识为指导,以科学的态度,对佛学禅定进行的科学解读,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佛学禅定的本质及其功用,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具体而简单的操作训练方法。科学禅定给了那些愿意通过禅定体证实相的人们一条科学严谨、切实有效、清晰明了的入定捷径,同时给了那些愿意通过心灵力量战胜疾病、获得健康的人们以方法、启示和希望。科学禅定以作者实践修入禅定和战胜死亡的经历为纵线,以佛经典籍印证为横线,揭示出了禅定与健康的本质关系,探索出了令人惊叹的生命科学和禅定的真谛!科学禅定将止观之路进行了科学量化,分阶段立目标,让修习修入禅定直观可视,给了人们以极大的信心和力量。科学禅定是破除迷信、揭批神力谎言的有力武器。

        3、对《佛法人生量子说》的定义:---对如何学佛,如何信佛,如何入定等核心问题做出透彻有力的回答!今天的量子物理学带给世人的结果是:不能问我是谁!不能问我是由什么组成的!世界上没有一切人!没有一切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与空间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是一种幻觉感知!你既没有来处,也没有一个去处!为什么是这样的?本书对以上问题给出了一个你不敢相信,但又必须接受的真实答案!“量子说”让我们瞬间即悟永恒!《佛法人生量子说》以量子力学证明物质世界和生命本身存在的真相的方式,对如何以量子佛学方式顿悟佛法实相奥义做出了清晰透彻的论述!对人们提出的有关禅定、佛法与人生等核心问题做出了有力的回答:在你没有证悟之前,你也可以如同证悟那样,相信实相,深信因果,按照“佛”的方式解脱烦恼、解脱生死!

        4、对《金刚经量子说》的定义:——以量子物理学方式透视《金刚经》中奥义,彻悟如来真实义!今天量子物理学中波粒二象性的核心实验证实:“世界的存在只是一个人意识中升起的幻觉。”这与《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生命宇宙实相奥义完全一致。”金刚经量子说”就是以量子物理学证明生命宇宙存在的真相方式,直视解读《金刚经》中奥义。”金刚经量子说”是顿悟和修证佛法的有力工具。

        5、对《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的定义:——以独特方式论述如何治愈心理疾病获得心理健康的秘诀!你对世界的认知决定了你的感受,改变认知就改变了一切!我们每个人对世界都有许多错误的认知,如果能够深入潜意识,修改错误的自我暗示(神经连接),心理疾病就会自动痊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同样道理,对如何治愈心理疾病,真正的方法不单单是要告诉你“什么”(如何去做),最关键的是要告诉你“为什么”(为什么要去这样做)。只有理解了为什么,你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本书就是要告诉你为什么你会愤怒、抑郁和焦虑,然后帮你找到治愈这些心理疾病的秘诀。本书的意义在于:①让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人,通过阅读本书,从实用角度,对心理科学有一个概括性而又十分清楚的认识。②给不幸染上心理疾病者一个切实有效解除心灵痛苦的方法。③让任何读过本书的人,如同接种了预防心理疾病的“疫苗”一样,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规避诸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的侵袭。世界上唯一可称为有价值的事就是体验生活!能够平稳健康地生活在世界中就是最大的人生智慧!本书不仅是一本治愈心理疾病的书籍,而且也是一本获得人生智慧的书籍。

        6、对《楞严经月明说》的定义:——直视“心”之所在,彻悟不生不灭究竟义理,为明心见性打通现代修证通路!《楞严经》是佛陀释迦牟尼讲解如何明心见性的最清楚、最通透、最究竟彻底的经典。特别是《楞严经》第一,二卷中,佛陀以缜密的“七处征心、十番显见”的方式,指示出“心”之所在,让众生认识到宇宙生命的究竟实相,从而获得了对烦恼苦和生死苦的彻底解脱!本书是作者二十年不懈参悟《楞严经》的结晶。作者以现代的思维方式,拨开传统佛经艰深晦涩文字的迷雾,打开了一扇直视楞严奥义的“窗口”,对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做出了清晰透彻的解析,彻悟不生不灭的究竟义理。本书为解悟《楞严经》提供了全新视角,为明心见性打通了现代修证的通路。

        7、对《坛经月明说》的定义:——透视涅槃妙心,顿悟实相无相,直达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真实义!《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所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是佛陀释迦牟尼所讲佛经以外唯一被称为“经”的著作。1300年前,六祖惠能悟到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的究竟义理,发出了“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号召,开创了南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对中国佛教禅宗的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据《五灯会元》记载:“世尊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涅槃妙心”、“实相无相”的佛法究竟奥义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正因如此,无数人虽然读懂了《坛经》的文字,却不能真正“见性成佛”。本书是作者二十年不懈参悟《坛经》的结晶。作者以现代的思维方式,打开了透视涅槃妙心的全新视角,直视“实相无相”的究竟奥义!本书未采用逐字逐句依文解义的方式,而是选取《坛经》中的核心要义,精练概括为五十五讲,不假方便,对佛法究竟实相第一义做了透彻而简洁的深入阐释,帮助大家穿越语言文字限制,直达“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真实义!

        8、对《圆觉经略讲》的定义:——禅定第一心法!禅宗心印、密宗的大手印、普贤如来、金刚萨埵心法。《圆觉经》非常明确的告诉你如何修定和如何入定,是一部实践禅定的经典;同时,《圆觉经》对于究竟了义做出了深入的说明,明确指出了什么是成佛,成佛的境界和修证方向,是供学佛者体证佛法实相和究竟智慧的经典。本书主要是以实践禅定经验为基础,解读经中关于禅定精义内容。佛法的究竟了义是自悟自得,禅定也是自修自证,按照正确的修定方法、努力实践为第一原则。

001问:什么是《科学禅定》?
高月明:对《科学禅定》的定义是:以当代心理科学、脑科学、神经学、生理学、生命科学和量子物理学理论为理解工具,认识、理解佛法实相和修习禅定,进而获得禅定力量的方法。
002问:什么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问:曾经有那些话语,让你认为禅定是对你有帮助的,而且是真实有效的?
第一句话是在一本书中看到宗喀巴说的“每于早晨数一千遍曾无间断,定能摧坏非时横死”。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每天早晨数自己的呼吸一千次,甚至可以让你在年轻的时候,不会因为得病而死。就是可以治愈在你年轻的时候所患的严重疾病。当然,引发这种健康效应的不是一千次的呼吸,而是心在数一千次呼吸过程中,心的高度集中的、持续的意识专注力,所引发的心身健康效应。心即身,心身一体,心的集中,会最大力量激发身体的本能和潜能。
第二句话是佛陀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句话意思是,能够将心专注在一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你办不到的。这当然包括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以及突破任何困难,成就事业。
世界上最究竟的法是心法,禅定的核心就是修“心”,修心的、意识的专注力。自古以来禅定的诸多方法,其本质就是修炼自己“心”的方法的总结和归类。
003问:科学禅定与佛学禅定有什么不同?
高月明:科学禅定依《佛学禅定》而论。本质上不存在一个“科学禅定”。所谓的“科学禅定”只是对佛学禅定在生命科学框架下进行的实践性解析和论述。科学禅定总结了佛学禅定在修习禅定方法上的基本步骤和核心秘诀。
004问:《科学禅定》基本步骤和核心秘诀是什么?
高月明:《科学禅定》的基本步骤是:一、三调放松;二、意数呼吸;三、觉空入定。觉空入定的核心秘诀是:一、不断察觉;二、原来是我;三、住看清楚。
005问:什么是“不断察觉”?什么是“原来是我”?
高月明:“不断察觉”的意思是:因为入定就是入到一直体验在空境中。而当在你察觉到妄念的当下即是在“体验空境”,所以,通过不断去察觉的方法,达到不断处在体验空境中的目的。如果你能够一直体验在空境中,那么你就修入禅定了。
什么是“原来是我”?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活着”的人呢?你是否在隐约之中感知到有一个灵灵明明、知道自己“活生生”地活着的那个东西的存在?这个东西就是“我”——即“如来本心”。对“原来是我”的体验就是对“如来本心”的体验。
006问:什么是“住看清楚”?
高月明:就是在意识高度清楚状态下,心好像是“住”在一个地方,清楚地“看着一切,但不被一切所影响的境界体验”。“一切”包括身体上出现的任何感觉体验,脑中出现的任何妄念想法,耳朵听到的任何声音。你的心就像一面镜子,而这一切都如同是镜子中出现的生灭现象,而镜子清清楚楚地、不被影响地“照”着一切!这种照是一种主动控制的清楚状态,而不是一直被动等待状态。
007问:人们在修习禅定体验空境时最容易犯的、最愚蠢的错误是什么?
高月明:即是将“古德大师”们在修习禅定过程中体验到的某些所谓的“神秘体验”(由眼耳鼻舌身意显发出的各种觉知内容)设为了修定目标,由此,进而在强烈期望中试图复制和达到此类觉知体验。为什么空境体验不是一种感觉呢?
008问:为什么空境体验不是一种感觉?
高月明:因为空境不是“眼耳鼻舌身意”感觉体验中的体验内容,而空境恰恰是创造、映显出这些感觉的“感觉”。此“感觉”虽名感觉实非感觉,因为“它”是感觉之性——“觉性”,即佛性。而此创造出生命宇宙存在的佛性是“不可说”的。为什么会是不可说的呢?
009问:为什么“佛性”是不可说的?
因为凡“所有说”皆在“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觉中说,所以凡所说——语言文字,皆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觉”,而非创造出这些感觉的本质之性。因此对空境(觉性、佛性、如来本心)的体验证悟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既然本心无法说出来,但又如何证明其存在呢?
010问:如何证明“本心”的存在?
高月明:实际上,万千佛法义理都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在“证明”本心的存在。而证明的途径终归为“两悟”:理悟;证悟。由此进一步带来以下三个问题:一、悟什么?二、何谓理悟?如何理悟?三、何谓证悟?如何证悟?
011问:佛陀悟道悟了什么?佛陀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在第四十九天早上睹明星而悟道。佛陀到底悟了什么?
高月明:生命宇宙的实相,一切山河虚空大地皆是“心”创造出来的。所以学佛学的就是如何悟到实相。凡是悟到这一实相的人皆被称为佛。那么如何去悟?
续012问:何谓理悟?
高月明:悟分理悟和证悟。理,是对物质现象规律性变化联系的描述。推理是对物质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进行推演计算,进而预测、断定某一事物及其规律性存在的过程。佛学理悟的意思是通过对物质现象规律性的推演,进而断定相信心生万法。何谓证悟?
续013问:何谓证悟?
高月明:如果一个人品尝到了苹果的甜味,这时不能说他“相信”苹果是甜的,而只能说他通过品尝体验而证明到了苹果是甜的。因为相信一种通过逻辑思考获得的确定性的判断,而体证则是通过体验而证明到。佛学证悟的意思是通过禅定体验证明到“本心”和“一切唯心所现”。理悟因何而有?
014问:理悟因何而有?
高月明:既然理悟不是最终的“悟”,但为什么会有理悟的存在?原因是,佛陀悟道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所以佛陀悟道之前并没有“理悟”这回事。佛经中凡是有关理悟的内容都是佛陀是在证悟到实相后,根据世人不同根性而因缘说法创建出的对实相的“说明书”。理悟有什么用?
015问:理悟有什么用?
高月明:“理不明则路不通,路不通则悟不透”。佛陀在《楞严经》末尾的总结说的最清楚了,即“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简单说,理悟是证悟的“指南针”。
016问:如何理悟?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通过什么样的逻辑思考方式去理悟到那个非逻辑性的本心呢?
高月明:因为本心毕竟是“不可说”的,因此佛陀用“有可说”的方法——以“否定即肯定”,即以“七处征心八还辩见”反指的方式,说明、也是在证明本心的存在。问题是到底“不可说”是怎么个非逻辑性
017问:“不可说”的“本心”到底是怎么个非逻辑性?
高月明:物质(光子、电子)之所以是波粒二象性的,或者说世界上之所以会存在波粒二象性这种现象,根本、也是唯一的原因只有一点:因为“你”,或者说因为你的意识、你的观察、你的心灵、你对此时此刻清清楚楚觉知的存在。因此,真实的情况是:
续017问01高月明:波粒二象性的特性实际映照的是本心的本质特性:“一切都是心生的”。更清楚地说,波粒二象性的非逻辑性即是本心的非逻辑性。那么到底是“怎么个”非逻辑性呢?波=虚无;粒子=实有。因此,物质世界的波粒二象性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物质(也是世界)同时具有“虚无和实有的二相性”。
续017问02高月明:那么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对于一般逻辑而言,宇宙中一切的物质现象,如果不是“有”的,就是“无”的。因此世界上只具有两大根本原则:“有”和“无”。而由于物质具有的“虚无和实有的二相性”所带来的结果是,对于一个东西,如茶杯、星系和你用来观察这一切的眼睛,
续017问03高月明:你都不能说是“有”的,也不能说是“无”的,而你只能说是,一切都处于“或有或无”、“非有非无”之中。那么为什么要表达成“非有非无”的呢?对于“无”,在逻辑上表达为“虚无”,而当表达为非逻辑时则以反指的方式表达为“非有”。对于“有”,在逻辑上表达为“实有”。
续017问04高月明:而当表达为非逻辑时则以反指的方式表达为“非无”。因此,清楚地说,当把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用非逻辑性的方式表达时即为“非有非无”。非有非无也表达为非有非空,即有即空,即空即有。而最清楚的非逻辑性的表达即是《心经》中表达为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续017问05高月明:那么到底一切因何而“空”,又因何而“色”的呢?用另一句话说,是什么导致一切都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这也是在问,本质的那个非逻辑性到底是什么?答案是:“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而最终,那个“不可说”的“本心”本质的非逻辑性即是“因心而生灭”。
续017问06高月明:回过头来说,“因心而生灭”的意思就是“一切法皆由心生”。——如此说来,佛法真的如此简单吗?答案是:是的。但是为什么修学佛法又那么的复杂和艰难呢?原因是,许多人犯了一个大错误:即认为学佛只是为了明白和理悟到更多的佛理。而真实的情况是——也是如何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修学佛法的关键是
续017问07高月明:第一,佛理虽然还是要去努力学习和理悟,但不是多多益善。因为所有佛经都是指月亮(实相)的手指,而手指越多(指学的法门越多),方向就越多,也就越会让人产生“无从所适”的感觉,也就越容易“迷路”。如何不迷路?答案是:要理悟和修定同进,因为以实践为指导,才能不迷失方向。
续17问08高月明:第二,非常关键的是,你要明白你为什么要去理悟佛理。为什么要去理悟佛理呢?答案是:学习理悟佛理的唯一目的——也是学佛的过程即是在不断加深对“一切法都由心生”的“相信”。而终极的相信不叫“相信”,而叫“证悟”——即用禅定体证而悟。
018问:请问禅定与精、气、神有没有关系?气脉、丹田与开悟成佛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高月明:清楚地说,佛陀释迦牟尼没有在任何一本佛经中论述过“精、气、神”,以及气脉、丹田等之类的东西。因此,如果你是学佛的,就应依佛经而学(不依任何一位大师所言而学),就应远离这些“玩弄精神”的东西。
019问:请问修习禅定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高月明:非常简单,即获得能够将身体完全放松下来的技能。方法:通过从头到脚依次体验放松与紧张感觉的训练方法(具体步骤参看《科学禅定》书)获得控制放松全身每一处肌肉的能力。获得放松全身肌肉的能力是修禅定的基础,必须完成。那么放松的标准是什么?
020问:要想训练放松达到要求,以什么为标准?
高月明:如同任何人只要通过七天的练习就会百分之百地学会骑车一样,任何人只要按照放松步骤严格执行每天30分钟,完成21天的训练,就到达要求标准了。因为放松是技能的获得,所以21天后,无论他认为自己是否已经学会了放松,实际上他都获得了放松技能。
021问:一个人完全放松后,其心身体验是怎样的?
高月明:由于修止会不断加强放松深度,因此在修止三~五个月后,一个人整个身体会像蜡象一样凝固在禅坐上。如有人推,则如“搬不倒”一样的整体移动。因此完全放松不是让身体变成面条,而是像“蜡像”。此时身体就像一个躯壳,心灵则变得无限自由!
022问:请问:训练放松时,采取什么姿势为最好?
高月明:如同先在驾驶学校学会开车,然后就可以把在驾校学会的开车技能用在把车开到马路上一样,练习放松时,以采取躺在床上训练放松比较容易和方便。所以可以躺在床上训练放松,然后将在躺着的情况下获得的放松技能用在打坐的情况下。
023问:请问,学佛与婚姻是否矛盾?
高月明:如果学佛就必须要没有婚姻的话,那么一百年后人类就灭种了。因此学佛学的不是如何没有婚姻。两者并不矛盾。菩萨又译为有情。情即是欲,人若无情欲如同木头,因此佛陀教导世人的是如何灭苦,而不是如何灭欲。苦由贪欲生,灭苦之道不是灭欲,而是灭贪欲。
024问:请问要学多少佛经才能悟道?
高月明:佛陀用了一夜时间而悟道,却用了45年时间因机施教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所有佛经)来“说”这“一夜”的内容。因此,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如同不需要将条条大路(如同每一法门)都熟悉一遍再选择一条大路进入罗马一样,试图把所有佛经都学一遍是不明智的。
025问:如何“去”不断察觉?
答:不断的去清清楚楚的知道流过意识中的任何妄念。(注:妄念=眼耳鼻舌身意感知到的一切)
026问:如何意数呼吸?
答:就是用观想出来的水晶球意象的个数去数自己呼吸次数的意思。注意:在数的时候,“数字”的概念在脑中一定要消失。问:为什么要用意象去数呢?答:用数字去数,容易导致自动化的数,而用意象去数比单纯用数字去数会更费心力,因此更具训练“心之肌肉”的效果。
027问:意数呼吸观想出来的水晶球到底要多清楚才能达到标准?
答:就是用意念在墙“画”出来的一个圆圈状的暗影。
028问:如何去不断察觉?
答:就是不断的去“反观”自己在想什么,不断的去“知”自己在想什么,不断的去“意识”自己在想什么,不断的在“照”自己在想什么,不断的去“察觉”自己在想什么……
029问:如何成佛?
答: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本句出自《圆觉经》)——即,一切菩萨皆是证悟到“清净觉相”而成佛。
030问:我没看见沟,为什么会掉到沟里呢?(此问源自一切物质现象皆因心意识而有的表述)
高月明:这也等于问,你没看见石头,怎么就被石头绊倒了?答案:你没看见沟,沟是不存在的。是你先创造出了沟的存在,然后才掉下去的。亦同是你先创造出了福与祸,然后才掉下去的一样。即因果报应是非逻辑性的!
030问-1:为什么一切物质现象——山河虚空大地、花鸟鱼虫和人类,以及你、我都是如“梦幻泡影”一样虚幻的呢?答:因为一切物质现象的存在都只是一个“感觉”。这个“感觉”的难悟之处在于其是非逻辑性的。到底是怎么个非逻辑性的呢?
030问-2:例如:一个人看到茶杯这个现象,在逻辑上人们会认为,是先存在了茶杯,所以才被人们看到。这就是逻辑性的。非逻辑性则是:人们去看了,所以茶杯出现了。再如有人曾问:既然一切唯心所现,那么我没有看到沟怎么就掉到沟里了呢?答案:是你创造出了沟的存在,然后就掉下去了。
030问-3:因此,外在世界不是先存在,然后才被感知到的,而是因为感知了,所以外在世界存在了。即所谓“幻从诸觉生”。那么为什么一切创造出的存在又都是如梦幻泡影的呢?也就是用另一句话来说,人们用意识创造出物质世界真的存在的吗?例如,你看到的茶杯是实在的么?
031问:如何解脱生死?
高月明:这如同是问如何解脱绳缚,当你发现并无缚你之绳索的存在时自然获得了“大解脱”,解脱生死也是一样,当你发现生死只是一个妄想,一个假象,一个幻,并没有生死这回事时,也就解脱了生死。
032问:为什么说死亡是个假象(幻)?
高月明:这如同是说,如果水杯的存在是个假象,那么对于水杯碎了的这个现象来说也一定是个假象一样,你的整个肉体的存在是个假象,因此肉体灭了的现象,即死亡也是个假象。为什么肉体的存在是个假象呢?
033问:为什么肉体的存在是个假象?
高月明:楼房是由砖头堆砌出来的,假设砖头是虚幻的,那么整栋楼房以至整座城市一同是虚幻的,同样,假设原子是虚幻的,由原子堆砌出的分子、基因、细胞以至整个肉体都是虚幻的——人是原子构成的,肉体的存在就是一个假象。那么原子是虚幻吗?又是怎么样虚幻的呢?
034问:为什么原子是虚幻的?
高月明:经过几代世界上最顶尖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随着检验设备的不断升级,1981年法国科学家的一次决定性实验彻底打破了贝尔定理。这一实验结果,除了宗教人士,没有人愿意接受,因为它彻底颠覆了一直以来人们对世界”存在”认识上的信念。真实:原子,即物质因心而存在!
035问:贝尔定理是怎么样的一个定理?
高月明:简单比喻说,为了证明波粒二象性是错的,贝尔定理如同是设了一个2-1=3的公式,世界上的科学家们通过无数次实验去证明是2-1=1的,而在实验中却总是看到2-1=3的反(非)逻辑现象,因此人们只能接受光子、原子,即世界是波粒二象性的!
036问:波粒二象性说明了什么?
高月明:你常识认为的,假设你死了,河流会继续流,儿子会长大,地球继续围着太阳转……是错误的,波粒二象性直接证实:假设你死了,一切都灭了!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是最不可思议的!
037问:波粒二象性说明了什么(2)?
高月明:看看眼前佛经佛像,上面一粒灰尘,烟花楼房、河流喜马拉雅山,月球太阳、旋转的银河系、整个宇宙,也包括你用来观察这一切的眼珠和思考这句话的大脑,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即都是由你的心创造出来的。正如佛言:汝身汝心;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038问:禅定秘诀之如何清除妄念?
高月明:清除妄念的方法是,一个妄念来了不要去驱离它,也不要去迎接它,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清楚它,把一切妄念看得清清楚楚即是在清除一切妄念。你那个清清楚楚、灵灵明明的本心自性,即不在体外,也不在体内,而是清清楚楚!
039问:由心创造出来的原子会一直在宇宙中存在下去吗?
高月明:如同你踏过迷雾之地即刻恢复为迷雾状态一样,意识划到之处即为存在,而划过去了的地方即刻恢复为非有非无“空”的状态中。原子并非真的存在,存在只是一个“感觉”,世界只是感觉信息的投影。
040问:那为什么回头还可以看到刚才的水杯呢?
高月明:你是否可以在桌上凭空看出一个水杯?答案是不能。你之所以回头还可以看到刚才的水杯,是因为你曾经看到过,这就是因果。一切并非在实有体上的因果,而是在感觉信息上的因果。此即真空实相!
041:禅定秘诀之“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高月明:妄念像秋天落叶一样不断飘入脑中,如果试图用一个方法去扫除妄念,你永远也扫不完。唯有净观落叶自落成尘,亦是净观妄念来去自空。你不是落叶,你是那不动的空间。你不是妄念,你是那不动的清清楚楚。
042问: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认识到世界存在是幻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高月明:第一,幻也是美的,生活是可爱的!既然是演戏为什么不精彩上演呢!第二,彻底解脱了”梦幻”中苦恨别离生死烦恼的困缚,活在无限自由的极乐世界中!
043问:妄念(思想)是什么?
高月明:远古以来每一缕思念、忧愁和男人、女人曾经做过的梦,只是脑神经细胞中电流的运行过程。就如移动到远方的是水的波,水分子并没有跟着移动一样,电子并没有动,移动的只是来自食盐中环绕着电磁场的钠,钾离子在神经细胞膜上穿进穿出的波。你不去看它,这波就不存在。
044问:禅定秘诀之“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象永离”
高月明:禅定时如何去找体验本心?注意:决定波粒二象性的是“看本身”而不是看到的内容(妄念),那个看着妄念来去的不是妄念,那个就是如来本心。如果感知到有一个看的存在,这个也是妄念。不断清清楚楚的看,就是在不断幻象永离。
045问:我是原子组成的,这想法让我感到很茫然,真的吗?
高月明:为什么一粒受精卵会长成一个胎儿婴儿直至此刻的你?原因:你吃了动物和植物,动物又吃植物,植物吃泥土,你以为你是谁?归根结底每个人都是一堆泥土。最后都得尘归尘土归土!整个土球即地球由近100种原子组成,你这堆土包含其中的60多种。
045问—补充:幸福禅:由什么组成不重要,禅修是用来断烦恼的,没必要了解那么多科学知识吧?古代的禅师也不懂什么原子分子电子,照样解脱生死了,现代人修禅一定要先学科学吗?高月明:古代能够到达印度取经的人极少,因为路途艰险而遥远,现在不但有火车,还有飞机可坐,因此就变得简单极了。同样,以今天的科学理念可以轻易理解以前几乎无法理解的经中奥秘!例如:以前把人体和世界的组分分为四大(地水火风),现在以原子来理解,就变得十分的清楚而简单!
046问:我闭眼打坐20多年了,怎么还没有入定呢?
高月明:请问闭眼射击练多少年才会射准目标?闭眼修定等于在闭眼练习射击。就算练到天荒地老也只能练出个幽幽冥冥、所视光怪陆离的迷糊状态!佛经中从来没有论述过要去闭眼修定。因此,你白玩了20多年的“闭眼功”!
047问:我练双盘多年,至今双腿生痛,请问如何解决?
高月明:有一句话像一张通过呼吸那么大的一口气就会吹破的窗户纸,有人却生生的被撞死!这句话是欲降服其心必先降服其腿,如果连腿都降服不了又怎能降服其心。记住:禅定修的是心而不是腿,如果盘不上双腿就找一个坐在椅子上端正舒服的坐姿即可!
048问:禅定修心到底在修“心”的什么?
高月明:一直以来人们只对肌肉力量有概念,却对心灵力量没有概念,因此,从来没有人去思考过心灵还有力量以及可被训练!就如古代就有了火药和钢铁却没能制造出步枪一样,当认识发生改变时,突然就获得了超越,当从训练心灵力量去认识禅定时,突然就穿越了时空!
049问:心灵既然有力量,度量臂力可用哑铃,度量心力用什么?
高月明:非常明确,如果一触即离触摸打火机火焰一千次手指也不会烧伤,而想象一下停留在火焰上一分钟手指是否会被废掉?度量心灵力量以停留在空境中的时间为单位。如能停留30分钟,心灵就象水蒸汽一样蒸发了,这时的境界就超越了心力的概念
050问:训练肌肉可以通过举起一次十公斤哑铃为一次效果的训练计量单位,禅定以何为单位?
高月明:修止阶段以在没有任何粗细妄念情况下清清楚楚数增减各五个水晶球-约40~60秒为一个修止哑铃单位。觉空入定阶段以没有任何粗细妄念情况下清清楚楚体验一分钟的“清清楚楚”即空境为一个“入定哑铃单位”。
051问:挺举多少次禅定哑铃才会入定?
高月明:就像一个人只要去训练7天以内一定会学会骑车一样,修止阶段以完成9000次“修止哑铃单位”即可得止。觉空入定阶段则以体验9000次“入定哑铃单位”即可入定。注意:如同未能举起哑铃不能称为举起一样,二者必须都要在没有任何粗细妄念的情况下完成的9000次。
052问:是否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观照当下妄念及行为的方法去修行入定?
高月明:可以,但效率非常低。不居于行住坐卧的观照是在拥有一定止力后的副产品。修定是一个必须要做出非常努力集中精神才能进阶的事情,因此如果一开始采取这一方法去修定的话,就如同用温水煮大米,煮一百年也煮不成米饭。
053问:以下修行方法是错误的吗:1.我不制造什么,我只是如实观照而已;如实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不要漏掉任何一个念头。2.非常安详地观照自己,无论行住坐卧都是如此。
高月明:这即如同用温水煮米。未经修止训练所持观照力量只能算作蠕动,你必须通过一种方式获得奔跑起来即真正观照起来的能力
054问:禅定秘诀之“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054补充:高月明:本段禅定秘诀非常重要,而其中有一个对修定来说非常、非常关键的核心要点,见此文者,可于多读数遍后试言之这一核心要点是什么?
055问:禅定秘诀之“正意”
高月明:当对本段禅定秘诀拣重点字句解析后,只需那么轻轻一点,字面背后那个虽简单但却对于修定来说决定死生的、如沙锅不打一辈子也不漏的关键要点就会跃然而显。下面先解“正意”:即正确意图。若求神通名利心术不正者不会入定。只有自度度他求般若大智慧求解脱者方可入定!
056问:难道学佛修禅定以求富贵不行吗?
高月明:所谓富贵无非多些房产衣服、多些饮食和多些他人的赞美,禅定所求不是多些此类东西而是离苦得乐。因此,古代富贵王公大臣、国王们才会以佛为师,非求富贵,只求解脱生死。即,佛法价值在本质上完全超越任何权势、财富。
057问:为什么修行者,如僧人需要财物?
高月明:僧人的价值不在穿衣吃饭上,若让僧人耕地织布就如同让运动员耕浇水,因此自佛陀以来修行及弘佛法者皆以接受布施供养为生。僧人的作用是可以给予世人智慧,解脱烦恼。
058问:既然说到佛法与金钱财富无关,那么请问,真的有人用很多钱换您的所有博客文章的所有权,您是否愿意呢?
高月明:知识的力量是无价的。

059问:禅定秘诀之“不依”
高月明:修禅定在修什么?答:本心自性。而呼吸、形色、空无、地水火风及见闻觉知到的任何东西都是本心创造出的“幻”,因此修禅定绝不是追求这些东西。当这些东西扰你心意时该怎么办?就如彻底制止孩子哭闹的方法不是安抚而是不理,不理幻就是在消除幻。不依也作不追求不理不分别的意思。
060问:禅定秘诀之“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
高月明:清净与妄念不会同时并存,因此外在世界一切境相幻有都会在一念清净之下被清除。进一步将能够激发起清净的也要清除。如果感知到有一个清净及获取清净东西的存在都是幻有都要清除。当把能清除的都清除了也清除了去清除的东西时即是真清净、真空境、真本心自性。
061问:请问六道轮回是否存在?
高月明:佛陀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因此六道轮回也是“相”即是虚妄!波粒二象性直接证实你的出生就是你现在创造出的”幻”。不生不灭﹣你永远不会死去,因为你从来没有出生过。死亡只是一种感觉,谈论死后世界就是在幻中说幻。
062问:禅定秘诀之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
高月明:生命宇宙的真相即实相是无相的。无相的意思是花鸟鱼虫和你的身体都只是幻有-即此幻只在感觉中有,感觉即为妄念,一切只在妄念中有。所有“过去”都是你现在再创造出的感觉之幻,永远没有过去的灭,即无现在所谓的生,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
063问:禅定秘诀之“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
高月明:一切念头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不要随念头而幻中起幻流连于外在虚妄境相。当一切由不依不分别而致波澜不起、妄念不生时,除妄念者同时也就被清除了,即以心除心而入真清净!
064问:禅定秘诀之“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高月明:当察觉到滚于妄念流中时要即刻摄心于正念。何谓正念?正念是指眼前一切座椅板凳、山川河流皆是心中所泛浪花,实际并无一个真实外在世界的存在。即便眼珠与心皆是浪花,念念都是假象
065问:认识到正念有什么用?
高月明:如果外在世界为实有,就不会存在因果,人们会沉迷于外在世界,会去思考如何作恶而不被惩罚。当认识到外在世界都是心所泛起的虚幻浪花,一切存在都是自己创造出的妄念,也无法逃脱因果因为自己就是它,修定时人们就不会自缠在虚妄的执著中,心自然归于清净极乐中!
补充问:我每天静坐放松,开始数水晶球时总是走神,数着数着妄念就来了,而且不知不觉在妄念中很久,眼睛看着前面的虚空,感觉没有了聚焦点,眼神总是飘忽不定,要么感觉眼睛很累,要么好像要昏昏欲睡,不知该如何克服。
高月明:第一,在意数阶段为了心意有个聚焦点,可以在面对的墙壁上划一道水平线及线上的一个中间点,然后像拴牛于木桩一样将眼神拴在这上面以定眼神,即是将注意力不放在虚空中而放在墙壁上了。所数的水晶球也要在这条线上出现,出现的方式像是在墙壁的线上一下子按出来的一样
第二,对于你说“开始数水晶球时总是走神,数着数着妄念就来了”的现象是所有人共同遇到的“坎”,修定的目的、过程、关键点就是要努力越过这道坎。越过的关键方法是:要非常精神非常努力高标准的将水晶球数清楚,在不断跌倒中不断爬起,当你能够屹立不倒越过此坎时你就入定了
066问:禅定秘诀之关键点
高月明:综览整段秘诀可以清楚看到有几句具有操作性、技巧性的修定词语最为关键:不依……以心除心、亦遣除想、即当摄来、住于正念。相信自古对本段秘诀烂背于心者多如牛毛,然而从对本段秘诀各种注解中可以轻易看出都是在纸上谈兵,没有将那个也许可被称为“口耳相传秘而不宣”的关键点说出来。
067问:是否找到关键点?
高月明:这个关键点在哪里呢?想想你读过本段秘诀后,你去用本段秘诀指导自己修定时会如何去操作呢?你在自己修定时找到那个关键的地方了吗?
068问:这个关键点的”关键”在哪里?
高月明:比如一个人将投篮技巧烂背于心,然而他在练习当中却一直拿着一个气球在投,由于气球与篮球的重量不同,结果投篮技巧动作貌似有效,实则等于白练,只是练就了跳舞的能力,对于修定来说,如不十分清楚、明确这个“关键点”,最后无非练成了可以坐着睡觉的能力
069问:为什么能倒背如流的那么多人都没有发现存在着这么一个关键点呢?
高月明:很简单,灯下黑(由于蜡烛自身遮挡在蜡烛下面产生的阴暗区)。即没有以深入正确实践禅定为基础,人们一直在犯着认为自己很了解、很理所当然的错误。就是说这个关键点说出来好像很简单,然而许多人却修了一辈子也没认识到。
070问:这个关键点在哪里?
高月明:我先问一个问题,你在过去静坐修定时、或者在读过本段秘诀后,会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灵状态“去不依、去遣除、去以心除心、去摄来、去住于正念”呢?
071问:空是什么?
高月明:佛学翻来覆去讲的只有一个字:空。入定就是入空。一般人们以推测而理解的空就是虚无和什么也没有,因此当年我遍寻诸书能找到的和今天大家能看到的几乎一样,即绝大多数书中所述几乎都指向入定好像是进入到一个十分幽深、十分宁静、十分冥冥的玄妙境界,结果许多人都在追求和试图进入此境界
072问:幽静心灵状态是什么?
高月明:因此当认识发生错误时,就让许多人在追求那么一种虚无缥缈、迷蒙不清、幽幽冥冥境界体验中,试图用幽静的心灵状态“去不依、去遣除、去以心除心、去摄来、去住于正念”(包括运用其他禅定秘诀),结果只能是“煮沙欲成饭”,练一辈子也不可能入定!因为目标错了,过程和结果就一定是错的。
073问:当认识发生改变时,突然就获得了超越!什么样的认识?
高月明:入定就是入空。而这个空可被表述灵灵明明、精真元明。具体对灵灵明明精真元明的体验只有四个字:清清楚楚。因此修定是在清清楚楚中去不依去遣除去以心除心去摄来去住于正念。你一直在清清楚楚就一直在入定!这就是打破砂锅的关键点。
074问:参话头的目的是什么?
高月明:学佛的目的是悟道,参话头是学佛的一个法门,因此参话头的目的也是悟道﹣即是悟到生命宇宙的实相,实相是山河虚空大地皆是心中所显幻象。因此参话头无论多么玄秘和让人绞尽脑汁,最终只能是让人在推理上更加相信实相的存在。而要想证明实相需要有证明的能力——禅定。
075问:话头是什么?
高月明:学佛一定要灵通,要认识到一切法,一切话头都是人“设”,而悟道实相智慧,是要破除一切法相和人相的。
076问:科学禅定是新方法吗?
高月明:所谓泰山曾被古人登,如同不存在一个什么“今天的泰山”,只存在一个今天登泰山的科学先进方法一样—-如新登山装备新路径和缆车,世界上也不存在一个叫“科学禅定”的东西,只存在一个彻底涤除迷信内容的科学认识和技术性修入禅定的科学方法。泰山是同一个泰山,佛学禅定也是同一个佛学禅定。
077问:禅定秘诀之“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高月明: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当认识到一切分别执着妄想都是心中创造出的幻象,此幻象也是瞬间生灭的,此时,一切了无实义、荡然无存。凝然:精神集中清净清楚状态。
078问:禅定秘诀之“不汝还兮复是谁,残红落满钓鱼矶,日斜风动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
高月明:修定就是修本心,本心哪里找?即七处征心八还辩见中那个还不掉的。纷纷妄念像不断飘落在钓鱼石上的桃花瓣,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清清楚楚这些诸可还者的随风飘来散去的花瓣。偶尔一丝妄念会拽略过清清楚楚而远去
079:禅定秘诀之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高月明:妄念像流水一样不断流过心境,又该如何截断妄念流而清净下来呢?注意:截断妄念流的方法不是堵截,而是清清楚楚。清净就是清楚,清清楚楚就是照,清楚着妄念就是在照着妄念,就是在截断着妄念,就是在清净中!
080问:什么是清楚着妄念?
高月明:你一直在清清楚楚着妄念,妄念就扯连不上你,你就不会被其所迁流,你就一直处在清净中、真如中、真照中。名相(分别执著出的境相)是心创造出的一种感觉,感觉即是妄念,清楚着妄念就是在远离着名相。不断清楚着你就不断离着名相而清净着。要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勤照勤定!
081问:禅定中奇妙的体验并不是简单的理悟,而是一种体悟。真的没有任何人(包括佛或魔)或任何事物,以及任何世界可以影响到自己,这是真的。佛法太奇妙了。严格的说:我确实是佛法的受益者,今后更要弘扬佛法,让更多的人受益。
高月明:每个人都是无限自由的!因为世界是你创造出来的,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选择性,所有痛苦与困难本质上都是自我设限的结果。真正的解脱在于一个人突然发现本来就不存在束缚。生活是美好的,如果你觉得不美好是因为你不敢去做,你被错误的认识给框限了。记住:你是被错误的认识给扼杀的。
082问:如何正确认识佛门中的宗派?
高月明:因为有了万千种机缘,所以佛陀才演说出万千种法门(后现万千宗门)。宗门并无好坏高低之分,合脚的鞋就是最好的。但要记住:佛法是不二法门,即证悟实相之门,其他一切门皆为此门阶梯。如果执著于各门中为度人方便所设善巧方便是不究竟的,这是脱离了佛法正门。
083问:为什么生死涅槃都是梦幻空花?
高月明:若要理解这点,就要先明白自性或叫见性心性、空性为什么是不生不灭的。对于这点的论述自古禅语奇多,然而不幸的是,由于理辨大行其道,出现了用禅语解禅语、用手指指手指、拿着一个比喻去比喻另一个比喻的现象,结果导致出现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的笑话
084问:什么是不生灭?
高月明:今天将以一种独特而又十分简洁清楚的方式直取本心自性的不生灭性。所谓无假不显真,下面先看什么是生灭的。蜡烛是生灭的,你点燃了蜡烛而后又吹灭了它。还有什么是生灭的?凡是变动的都是生灭的。例如河水潺潺、飞鸟萤虫、春花秋月沧海桑田、眼见耳闻所品所尝都处在瞬间瞬间生灭生灭中。
085问:什么是不生不灭的?
高月明:很简单,你看见蜡烛点燃了,又看见被吹灭了;你看见河水哗哗在流,又看见飞鸟萤虫、春花秋月,你看见本段文字以及你还看见你正在看见着,凡是你看见的都是瞬间生灭的,而与看见内容相对应的是,因为你可以一直去看见,所以拥有一直去”看”的这么一个能力是不生不灭的。
086问:什么是见精自性?
高月明:凡是看见的都是生灭的,而那个能够一直去看,或者说一直在看的那个东西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悟道就是悟到存在着这么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在《楞严经》中表达为“见精自性”。整部《楞严经》千说万辩,即七处征心八还辩见的核心内容也只有这么一点。然而非常严重的问题是……
087问:因为只要多读几遍楞严经就会非常容易理解到那个感知世界的能力是不生不灭的,所以如果说悟到这一点就是悟道的话,那么岂不凡是读过楞严经的人都悟道了吗?而自古读烂楞严经的人又何止千万,为什么真悟道者却凤毛麟角呢?进一步清楚地说为什么读过楞严经的人不能马上、立刻、当下、瞬间就悟道呢……
088:
高月明:人们日常经验是,只有存在感知对象时,感知现象才会发生,而在某种情况下,当体验不到感知对象了,那么感知现象也就同时消失了,因此人们相信”感知”只是一个过程,而过程是因承载对象而存在的﹣如水波因水而存在,所以不存在脱离感知对象单独存在的一个能去感知的永恒东西,由此……
089:
高月明:就是说,人们凭日常经验相信,从童年至成年,从昨天到今天,从刚才到此刻,人们曾经感知过的一切都生了、又灭了,那个一直感知着的﹣即感知世界的能力(如坐看庭前花开花谢的能力)-再清楚一点说,就是相对于感知过程中感知对象的生灭性来说的那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最终也会随着死亡而灭掉。
090:
高月明:进一步更清楚地说,人们之所以无法从内心中真的相信佛陀在《楞严经》中通过“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推演出来的那个不生不灭的东西会永恒存在,或者用另一句话来说人们在内心不相信存在一个不灭的真心自性(如来)的根本原因有以下两点:
091:
高月明:第一点、人们非常希望永生,即希望死后还继续存在着感知这个世界一切感觉的能力,然而由于人们体验到在睡觉或昏迷时,自己真真确确地无法再感知这个世界了,那个不生不灭的东西就此消失了,所以人们在常识上更相信当一个人死亡时,就像睡眠一样会彻底失去那个不生不灭、能知能觉的东西。
092:
高月明:第二点、人们看到别人死亡后就失去了继续活动和感知世界的能力,因此就推断这个人彻底失去了那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所以在常识上人们更相信自己一定会死去,那个不生不灭的“见精自性”也一定会像其他死去的人一样消失掉。
093:
高月明:以上两点常识性的推断像铜墙铁壁一样,将自古千研万读《楞严经》的人,即苦思冥想、断妄求真者生生地隔断在了“楞严”门外。要想领悟佛法真义必须推倒这堵墙。反过来说,凡是悟道者都是推倒这堵墙者。那么如何推倒这堵墙呢?
094:
高月明:假设对于悟道这件事情来说是一个常识性道理的话,如同谁都可以计算出一道数学题一样,凡是读过《楞严经》的人都可以瞬间悟道了。因此悟道不是悟到一个常识性的道理,即般若大智慧不是一个常识性的道理。因此推倒这堵墙的方法是要认识到那个非常识性的道理?那么什么道理是非常识性的。
095:
高月明:答案简单:如果发现睡眠和死亡是假象,就认识到“非常识性”道理了。相信任何人看到此处都会有一个直接、本能反应:若说死亡是假象还可以勉强接受,因为没有人死过,然而要说睡眠是假象简直是在瞪眼撒谎,因为每人个都会从睡眠中醒过来。佛法真是不可思议啊!那么如何证明睡眠、死亡是假象。
096:
高月明:如果证明茶杯是幻象,就直接证明了用茶杯去倒水和把茶杯打碎就一定是幻象。同样如果证明眼睛大脑整个肉体都是幻象(四大皆空),是否同时证明了用肉体去睡觉、用肉体去“死亡”都是幻象呢?若证明茶杯与肉体皆幻象是否同时证明了三法印呢?您同意这点吗?如不同意请速留言说明,我在这等您
097问:什么是三法印?
高月明:法,指佛法。印,指印玺,喻印证证明之意。三法印是印证其他“佛法”是否为正法的三条佛法教义核心准则。凡符合三法印准则的是佛说法。凡违背三法印准则的是魔说法。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那么三法印有什么用呢?为什么需要三法印?
098问:三法印有什么用?
高月明:学佛如同赶集。赶集者所乘之物如骑马、骑驴、坐牛车和步行等各不相同,如同无论所骑之物是什么,目的地若不是集市就不能称为赶集一样,无论世人修的是何种法门,目的地如果不是去理解和证悟什么是“无我、无常、涅槃”,就不能说这个人是在学佛。因此三法印的用处是:
099:
高月明:1.在严格遵守三法印准则的基础上,为不同机缘和学识的世间众生广开方便渐次法门,如念佛、持咒、密法、参禅等八万四千法门。然而,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一定要认识清楚的是:在众多方便法门中,由于某些法门的“太方便性”,导致此类法门已经不是如“赶集者所骑之马”,
100:
高月明:而只能算做为骑上马的“上马石”,然而许多人不是踩着,而是头顶着”上马石”,错以为这就是佛法正道和学佛的最终目的地,因此,如同“上马石”没有错,错在顶石头的人一样,为度众生而广开的方便渐次法门没有错,错在人们的错误认识和执著上。
101:
高月明:2.反过来说,三法印一方面是佛法为度人方便而能够广开方便渐次法门的根本所在,另一方面也是如金刚不坏的印证证明某一方便法门是否为正佛法的标准量尺。
102问:什么是无我?
高月明:对于“无我”,佛经中一段记载最为精妙:一次访道者婆蹉衢多求道于佛陀:世尊,“我”存在吗?佛陀默而不答。等了很久,婆蹉衢多又问:那么,我不存在吗?佛陀还是静默不语。等了很久,婆蹉衢多不见回答就离坐而去了。此时阿难对佛陀说:世尊,何以不回答婆蹉衢多之问?
103:
高月明:佛陀对阿难说:我若答“我”存在便是认同永恒论,我若答“我”不存在便是认同断灭论。我若答“我”存在,是否有助婆蹉衢多无我之智的升起?阿难答:不会。我若答“我”不存在,已经困惑的婆蹉衢多将更加困惑,曾经有过的“我”,现在不存在了?那么到底”无我”之智是如何的不可思议呢?
104问:“无我”是如何的不可思议?
高月明:你感到你现在活着吗?为什么你会认为你在活着?活着是一个什么感觉?那样的一个感觉可以证明你正在活着?活着的证据是什么?怎么证明你在活着?而你在哪里?哪个是你?你的身体是你吗?如果没有肉体存在你还活着吗?你是如何想的?请留下你的看法和疑问
105问:我感觉到我有手有脚,有鼻子能呼吸,有眼睛可以看到这篇微博,所以这些证明我活着?
高月明:请问,“你”就是手脚鼻子和眼睛吗?它们就是你的“心”吗?如果它们消失了,你就死了吗?比如说,一个没有手的人是死了吗?盲人是死人吗?安装人工心脏的人死了吗?身体那一个部位能证明你在活着呢?
106问:佛陀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何意思?
高月明: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生命主宰。没有一个人或神可以把你拉上天堂,也没有哪个鬼或魔可以把你推下地狱。一个人的成败荣辱完全在于自己的修心养性及努力和才智。
107问:是的,我承认,身体中任何一个器官的存在与否都不能剥夺”我正在活着”这件事情,哪个能够让我活着的活生生的东西当然不是手脚和脑袋(脑被切除一部分的人依旧活的很鲜明),那么请问,为什么肉体的存在与否与让我活着的哪个东西没有关系呢?
高月明:哪个让你感到你正在活着的那个东西就是本心
108:
高月明:哪个本心自性就像是一面镜子,是它映现出了手脚、脑袋以及整个肉体,因此,如同你不能说镜子中的任何一个景象就是镜子和当然任何一个景象都不是决定镜子存在与否的原因一样,让你活生生的活着的哪个本心自性当然不是手脚、脑袋和整个肉体,它们也不能决定你是否在活着,反过来说,
109:
高月明:即便失去整个肉体你依旧正在活着,因此,你要想在身体中找出一个“我”就如同在镜子的景象(幻象)中找出一面镜子一样是找不到的,所谓的“真我”(本心自性)是不存在于身体之中和身体之外的,即哪个本心自性不存在于空间中的某个地方,时间与空间是一体的两面,因此自性也不在于时间中,
110:
高月明:当然“如来”也不存在于另一个时空中,因为所谓的另一个时空的概念是以我们感知到的时空概念而比对出来的(这就如同用一个幻象去比对想像出另一个幻象一样)。那么本心自性在哪里?
111:
高月明:实际非得要定位“本心”以及在所知所觉中去找到一个“本心”,或者说找出一个“我”是愚蠢的。要想理悟到“本心”必须要有一种超越时空与感知觉的非逻辑性的理解。下面以二维空间看三维空间的一个视频来比喻说明“非逻辑性”。
112:
高月明:下面我们再以波粒二象性的角度来理解“无我”这个问题,比如说,如果我们在看天上的烟花时明确地知道,天上的烟花不是我,“我”是在看烟花的哪个东西。同样道理,手脚、脑细胞以至整个肉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所有的原子都是因你的“看”而存在的,即便用来看的眼睛也是因看而存在的,
113:
高月明:因此,你看到的身体中的任何一个部件都不是你,你的整个肉体就是你创造出的一个幻象,在幻象中是无法找出一个“我”出来的。既然找不到一个“我”,也就根本不存在“我会永恒”、“我会消失”的问题,所以用幻象中的语言来表达“如来本心”只能说是“非常非断”的。因此,
114
高月明:因此,求道者婆蹉衢多执着于“我是存在的”呢,还是“我是不存在”的问题是愚蠢的。这即是佛陀以无言沉默来回答婆蹉衢多提问原因的根本所在。那么在肉体中找不出一个“我”,是否可以在心,即思想念头中找到一个“我”呢?您是如何认为的?为什么您会这么想?请留下您的看法…
115问:是否可以在思想念头中找到一个“我”?高月明:比如说,钟表是靠齿轮运转的,同时钟表就是齿轮组成的,假设如果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钟表齿轮,那么就一定不存在”钟表的运行”。同样道理,在神经层面,思想念头是神经细胞及其电流程序的运行。
116
高月明:只有脑中某一神经程序运行了,我们才会意识到某一个念头(例如当你被针刺到时感知到的疼痛),同时无论你想了什么,在你脑中都会激发某一神经程序的运行(常见而容易理解的是当你想像山楂时你就会流口水)。所以我们清楚地知道,思想是神经程序的运行,而运行神经程序的“齿轮”是神经细胞
117:
高月明:神经细胞是由原子、电子、光子组成的,最终关键是,它们都是由你的“看”(见性)而存在的。因此你的所有思想都是被你看出来的,所以你看出来的思想念头当然不是你,让你活生生的活着的哪个东西当然不是你看出来的思想念头,因此,思想念头都是幻象,在幻象中是根本找不出一个“真我”的。
118问:那么当某一天我死了,思想会灭,哪个能看出思想的,可以永恒存在下去,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高月明:这是种假说,即假借方便之说,也可以说是暂时权且这么说。真实情况是,思想念头既是幻象,那么在思想中推测感觉出的“死亡”也一定是幻象。你以为你死了,实际你一直在活着!一切都是不生不灭。
119问:那么记忆是真实的吗?
高月明:昨天以及前一秒钟钟表表针在表盘划过的过程是否会被保留下来?假设能被保留会被保留在哪里呢?答案是:无处可被保留,因此不会被保留。同样道理,昨天以及前一秒钟发生过的事情是否会被保留下来?会被保留在哪里?答案同样是:无处可被保留,因此不会被保留。因此
120:
高月明:记忆是昨天以及前一秒钟发生过的情景,通过各处神经信号映射进脑神经网络中建立起来的神经细胞间的一种联系模式。而神经细胞是因你此刻的“看”存在的,因此记忆本质上是你在当下创造出的“幻象”。你能明白我说的意思吗?对神经细胞的分别也是假象。所谓实相无相。
121问:为什么要说是诸法无我呢?
高月明:对世间万事万物要有一个表征,古人用法来表征。今日,如果把科学史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因“看”而存在的,所以一切法皆是看出来的幻象,因此在肉身、思想、山河大地中是无法找出一个看性,即见性、真心自性的。因此,一切法无我。
122问:当我以科学禅定的方法用科学的概念向他人推荐和解释佛法以及禅定时,不能令一部分人生信(包括僧人),反而起了疑惑,请问这是为什么?
高月明:佛法分八万四千法门,每一门度每一门中的人。古德尚且有诸多争论,何况现代呢?
123问:五祖弘忍为什么会放弃三千弟子将法衣传给一位20多岁的“獦獠”(惠能)呢?
124续问:第一,惠能一定不是笨蛋;第二,五祖也一定不愚蠢。
高月明:因此所谓“我法妙难思”,不是每个人都具有同样学识,最上乘佛法只能被极少数人理解,这也是自古悟道者极少的原因。为能让佛法得以广为弘扬,悟道者因机缘而广演方便之说,只有灵通者才能破方便而直取菩提。若想真悟道,必破方便之说。
125:
高月明:正因为此,对一些人来说,如果你将《科学禅定》中破方便之说的内容呈给古代法师看,也许也会得四字评语“胡说八道”。为什么呢?
126:
高月明:声明:今日谈及此处,目的只有一个:要想直取无上菩提必须要迅速穿透越过方便之说。否则,若依方便曲取而行,若无灵通之智,轻薄之纸即成断路铜墙。下面说明原因:第一,世界上并无第二个佛法,所有法门、宗派的对岸都是悟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127:
高月明:第二,假设一位古代法师为度人方便,慈悲而多设各式浮桥,当出现渡河者抱着浮桥、执着在浮桥上,以为这就是“对岸”的情况时,大德高僧是否会自毁浮桥?答案:若毁浮桥就等于切断能够踩着浮桥而过的后来者了,因此大德只会警示抱桥者“此非是岸”,而不会自毁浮桥。
128问:问:神通存在吗?
高月明:假设有神通,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神通?你希望通过神通干什么?实际上,神通都是度人的空拳黄叶。真正的神通是你的心!一切法都由心生!
129问:什么是无常?
高月明:佛经中一核心教义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矣,寂灭为乐”。行,指世界上一切变化着的物质和精神现象。无常的反义词是有常、恒常。因此,诸行无常是指一切现象都不是恒常存在的,都处在瞬间生、瞬间灭的过程中。佛陀开创佛法的目的是使世人离苦得乐,那么苦从何生?
130:
高月明:答案是,苦皆因“失”而生,如失财富情感生命。佛法的目的不是让世人变“无常”为“有常”,而是让世人认识到无常真理,即认识到一个人不会留住任何现象后不再为失而苦。因无所留,故无所得;以无所得,故无所失。生死亦是不可得,因无所死,故无所生,即无生死,就解脱了生死和不再六道轮回。
131问:什么是涅槃?
高月明:一直以来,人们犯的一个错误是,认为只有死后才会进入涅槃。假设一个人死后就代表着涅槃,那么人人就都不需要修行学佛了。因为人人必有一死,所以只要等着死就自然悟道成佛和进入涅槃寂灭境界了。既然涅槃不在死后,那么涅槃又在哪里?又该如何涅槃?
132:
高月明:第一,所谓生灭灭矣,寂灭最乐,寂灭就是涅槃,寂灭就是不生不灭。第二,找到不生不灭就找到寂灭和涅槃了。如何找到不生不灭?方法是,与不生不灭对应的是生灭,因此如果证明生灭是幻象,本不存在生灭,那么反过来说,即找到不生不灭了。为了说明生灭为什么是幻象的,下面先看什么是生灭?
133问:什么是生灭?
高月明:生灭是指某一现象在时间中发生变化的表示。因此,如果不存在时间的话,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变化”,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生灭”。进一步清楚地说,如果时间是幻象(即假象)的话,生灭就一定是幻象。那么时间是幻象吗?下面,我们再看什么是时间?
134问:什么是时间?
高月明:时间本质上是对物质在空间中运动状态的度量(具体原理内容请参阅新《科学禅定》书)。比如说,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围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在原子中,电子自转一圈是一电子天,围绕原子核转一圈是一电子年。在这里,在理解时间上有一个关键之处必须要认识清楚的是:
135:
高月明:假设你认为某一天地球不自转了,时间会在宇宙中照样流逝,这种认为是正确的。而假设你认为电子不自转了,时间还是会照样流逝,那么这种认为就是错误的了。因为假设电子不自转了,所有生物化学反应就都停止了,你就会被定在空间中一动不动,你不会有任何感觉和思想,也永远不会衰老和死去。
136:
高月明:因此,时间本质上是物质在空间中的相对运动,所以第一,如果宇宙中根本不存在物质,时间就一定不存在。第二,如果物质的存在是幻象,时间的存在就一定是幻象。第三,如果是谁创造出了物质,就一定是谁创造出了时间。那么物质是存在的吗?物质的存在是幻象吗?又是“谁”创造出了物质?
137问:物质是真实实在吗?
高月明:首先我们要问物质的波粒二象性是否是真实的?答案:真实的。因为不同于其他通过大脑思考出的科学理论(如“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思考出的),波粒二象性是至少在100年中世界上几代的最杰出科学家们在各种严密物理学实验中一再观察到的结果﹣不合常理但又必须接受的结果
138:
续高月明:其次如果波粒二象性是真实的就必须接受:第一,本质上宇宙中并不存在物质。第二,物质存在是幻象。第三,物质是因“看”而存在的一个感觉。因此如果物质是幻象,物质的相对运动就一定是幻象,进而时间就一定是幻象,生灭就一定是幻象。时间与生灭就一定是因“看”而存在的一个幻象一个感觉
139:
续高月明:因此,宇宙世界人生和生命在本质上并不存在时间,也即不存在“生灭”。就是说,既然不存在生灭,那么一切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一切本来就是“涅槃寂静”的。正如《心经》中说,“空”中(即在实相上)是“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的,所以,不是死后才涅槃,现在就是涅槃,当下即是涅槃。
140:
高月明:望月而言(实相),如果生灭是幻象,那么实际上也并不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在语言上描述的“不生不灭”,即所谓的“涅槃境界”。因此,并不存在一个涅槃境界可进,更没有一个寂灭状态可被修入。即,于实相中无取无得,于实相中无修无证,于实相中并无解脱生死,因为本无束缚及与生死。
141问:什么是实相?
高月明:三法印是印证一切佛法真伪的标准,那么什么又能够印证三法印是否是正确的呢?答案:实相印,即三法印必须符合实相,否则就不是真佛法。什么是实相?《金刚经》中说“实相无相”。如何见实相?答: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如来就是见实相,得到无上智慧。
143:
高月明:从一粒光看见本心,当下即是涅槃。
144问:请问生死涅槃等空花,哪一部佛经有论述?
高月明:凡是“了义经”皆有在“义”上的论述。什么是了义经?佛在《大宝积经》如是说:若诸经中,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了义的意思简单说就是可以直达彻底解脱成佛的佛经。
145:
续高月明:例如《华严经》:“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涅槃经》:“以自在故得一切法,如来之心亦无得想。何以故?无所得故。若是有者,可名为得。实无所有,云何名得?若使如来计有得想,是则诸佛不得涅槃。以无得故,名得涅槃。”
146:
续高月明:《华严经》:“菩萨求一切法皆无所得,如是出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觉经》:“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147:
续高月明: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148:
高月明:关于本无寂灭,佛在《圆觉经》中说:“圆觉自性…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149问:在”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这句佛经中的”求如是法”是指哪个法?
高月明:佛法是不二法门,即佛法只有一门,其他门皆为假借方便引导之门,这一门是“实相门”。这一法是指实相法。实相即是无相非相,即一切皆是幻象假象。
150问:实相与般若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五种般若之分?
高月明:清楚说,如果把悟到实相比喻为品尝到苹果的味道的话,那么对于“知道了苹果味道”这件事情就表达为“般若”。当然也表达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和悟道成佛。而之所以会有“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
151:
高月明:“眷属般若”五种之分,是因为除实相般若以外其他四种般若就如同是为了品尝到苹果而设的“栽培苹果树的说明书和对苹果树所进行浇水施肥等的养护工作”。学佛的终极目的是悟到实相,最高佛法是实相法,最高法门是实相门,因此,实际上,般若只有一种:实相般若。其他四种是辅助性权且名为的般若
152:
高月明:注意:在进行一系列追问后现在再来回答094-096的问题就变得十分清楚简单:波粒二象性完全证明茶杯、肉体是幻象,即是证明了用肉体去睡觉,用肉体去死亡皆是幻象,同时证明了三法印和实相。实相是空,空不是没有,而是幻有。不但山河大地,睡眠、死亡也是心生的幻有。此即非常识性般若大智慧
153问:我有几次在练习时感觉呼吸越来越弱快要停止了,请问老师入定后会出现胎息吗?
高月明:“止息”真正的意思是指在通过关注呼吸的方法训练心时,在获得高度心力境界中对呼吸的感知体验是若存若亡或是胎息的,因此止息不是要你去把呼吸变弱或停止。止息映射的是心意集中的境界高度,而不是停止呼吸
154:
高月明:例如在宗喀巴所说“每于早晨数一千遍曾无间断,定能摧坏非时横死”中,能够催坏“非时横死”的不是“呼吸”,而是在专心致志数一千次呼吸过程中对心意进行“一千次”的集中聚焦,进而带给身体上的心身健康效应。这种效应与呼吸无关,而与心意的高度集中直接相关。记住:心法是最高法!控制生命机能的是心!
155问:为什么有人会说他最困惑的是不敢进入深禅定?
高月明:在修禅定之初我也曾出现过类似困惑,原因却格外简单:即,当一个人根据平时打坐体验到的幽静、孤寂和玄冥,进而去推测进入到深禅定中就是进入到更幽静、更孤寂和更玄冥的状态时,他就会恐惧进入到这种好像是独自一个人被关在棺材里的感觉
156:
续高月明:因此是人们对空境体验的错误性推测认识产生的完全不必要的恐惧。什么是正确认识呢?答:对空境的体验不是去体验幽静玄冥的境界,而是去体验清清楚楚、灵灵明明和活生生的意识,因此在深禅定中你会体验到十分的清醒清楚,心灵十分的自由和愉悦、安详、祥和,无限的喜悦、大极乐和大自在。
157问:对呼吸的感知强弱程度,可以作为衡量心意集中强弱程度的量尺吗?
高月明:当一个人十分放松打坐在哪里,无论脑中想着什么,时间长了,也会出现好似对呼吸的感知若存若亡的现象。此感知非彼感知,为避免误解,因此不要去执著于用对呼吸的感知去衡量什么,在深禅定中对呼吸的感知是忽略不计的指标。
158问:什么是“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高月明:学佛的终极目的没有二个,只有一个:证悟到生命宇宙的实相。以滚滚长江东逝海为喻,大海喻为实相,长江喻为学佛的干流“以戒为定基,因定而生慧”,而以汇入长江的万千支流喻接引众生的八万四千方便法门。
159问:在?金刚经?:“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中,“见”非相即是见幻象,即是见如来、见实相,那么要去见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幻象”呢?
高月明:如果见到这个“幻象”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悟道了。到底是怎么个幻象,我用比喻说明一下:比如说,在逻辑上,有一支笔画出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160:
续高月明:而核心奥秘是,这支笔突然发现自己也是被画出来的。而假设笔再追问自己又是被谁画出来的,那么这个提问却是愚蠢是的,因为这是非逻辑性的。波粒二象性直接证实的就是这种非逻辑性,即什么都是波粒二象性的。例如:蝴蝶、你在看蝴蝶的眼睛、在思考蝴蝶和波粒二象性的大脑都是波粒二象性的。
161:
续高月明:因此在?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中的“如”是“好象”的意思,即世界一切景象好象是梦幻泡影的,所以这个“梦幻泡影”只是一个比喻,而被比喻的真正的幻是“一切皆幻”,注意了,此时所说的一切皆幻是以言显义,得义言绝的一切皆幻!是本质上的一切皆幻!是第一义空的一切皆幻!
162问:为什么精通波粒二象性理论的物理学家不是悟道者呢?
高月明:物理学家如同炼钢工人,我们在借用其炼出的钢铁制造登月的航天飞机。在修证佛法理悟实相上,波粒二象性给了我们一架航天飞机。因此第159~161条微博非常重要。不断深入以波粒二象性理解悟入佛法,你就会不断深入发现一层又深一层的奥秘。
163问:什么是芥子纳须弥?
高月明:每一处细小空间都如同是未被开启的“信封”,当看的一瞬间,一切就崩溃为了实在。而实在只是幻象,就如你看3D电影时会以为平面的屏幕中存在一个立体世界一样,宇宙中并不存在空间大小内外之分,因此佛经中芥子纳须弥只是比喻,目的是要你超越逻辑见诸相非相一切皆幻。
164问:什么是法无定法?
高月明:以让世人悟入实相的结果为导向,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渐次方便方法则是因机说法、因机制法和当机说法的。正因为此,承载佛法的佛经才会有许多部。记住:佛法不是实相,佛法是指向实相的标示牌。实相只有一个,而标示牌则是可以根据地形有许多个的。
165问:禅定时眼睛如何看着?
高月明:第一在意数呼吸时眼神的注意力是盯在墙上或离墙约20厘米虚空中的,因为观想出的水晶球是在哪里的。第二在觉空入定时如同手如何放着舒服眼睛就去如何看着舒服即可:一般眼神的注意力放在面前约1.5虚空中或直接盯在墙上某一处。记住:以眼睛放松舒服地看着为第一标准。
166问:为什么说心外无法和不能心外求法?
高月明:佛法核心奥义是:色身妄想及山河虚空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证悟佛法即是去证悟这一点。因此心外无实相,实相是一切皆是幻象。所以若去求一个“心”外的仪式、能量和什么的都是在南辕北辙。包括佛法、一切皆是心中物!即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67问:修行中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各种欲望?如何合理发泄?
高月明:没有人会因为你的食欲、睡欲和欣赏音乐等等正常之欲而责备你,当然这些欲望也不违背法律和道德,所以正常表达即可,正常表达即是合理发泄。凡是违背道德法律的欲望都要被转化和压抑!否则,一错再错,日子难过!
168问:“灵识”是由“中微子”组成的吗?
高月明:首先中微子是组成人体原子中的“砂粒”。若中微子是实有,那么世界即是“一合相”,佛陀在《金刚经》中说“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然而不可说的一合相究竟是什么?大家是如何认为的?
169问:什么是一合相?
高月明:《金刚经》: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解释:第一如果中微子及原子是实有,因为实体之间是不具相互感知对方的能力,例如石头与树之间是不具有相互感知对方能力的,所以若世界是实有的,那么关键是你与石头、树都是由一模一样的原子构成,而你也不应有具有任何感知能力。
170:
续高月明:第二假设在世界是实有的情况下而又存在一个感知,那么这个感知就只能是一个离开人体而存在的“心”。然而整部《楞严经》完全否定了离体而存的“心”的存在。因此假设由原子构成的世界是实有体的话,那么世界中就不应该存在任何形式的感知,世界就是一个实体性的、死性的“一合相”。
171:
续高月明:《金刚经》: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解释:一合相只是一个象征性“名”之为的表达。佛经中只有第一义空是不可说的,一合相即是第一义空,即是实相。实相是一切皆是心中幻象,“真”一合相是微尘、三千大千世界等都是心中幻象。
172:
续高月明:从以上可以清楚看到:第一,若世界是实有体,即不应存在任何形式的感知、心灵或叫灵识。第二,一合相是一切皆是心中物的一合相。第三,若从一切因缘法最终了无所得的角度去理悟实相就多绕曲和艰涩难懂,而今通过物质(光子、原子)的波粒二象性角度去理悟实相就变得非常清楚、简单和直接。
173问:真的存在三千大千世界吗?既然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心”所显现,那么我可以创造出一个世界然后生活在其中吗?
高月明:为了理解到底“心”是如何显现出三千大千世界的,我们先看物理学上一个被称为“20世纪隐藏得最深的秘密之一”的“多世界理论”。
174问:什么是多世界理论?
高月明:这一理论说,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许多条平行发展的宇宙。与每一宇宙相对应的都生活着一个不同版本的“你”。例如在某一宇宙中你已经死了,另一宇宙中你却还活着,也许已经成为了乞丐,或是总统。在别的一些宇宙中,你实现了曾经无法实现的愿望。
175问:为什么这么”荒谬的”和在50年前被其他科学家批评为彻头彻尾精神分裂性的理论会被科学家艾弗雷特提出来,而今天又被部分科学家所支持呢?
高月明:原因来自于在一百多年中物理科学上一直未能获得合理解释的波粒二象性。就是说,为了解释光(物质)为什么即是波也是粒子的,艾弗雷特提出:
176:
续高月明:在观察的一刹那,宇宙就分裂为两个,在一宇宙中光是波,另一宇宙中光是粒子。这样就在观察的一刹那,你就创造出了两个版本的宇宙,当然也就同时出现了两个版本的“你”。例如在一宇宙中你踢到了石头,另一宇宙中你踢到的却是空气。如此,不断的观察也就不断分裂出无数个宇宙和你。
177问: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
高月明:一个日月围绕照耀之下的时空为一小世界(如同一个太阳系),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因为是三个千相乘,因此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一个数目概念,而是喻指有无数个世界。
178问:多世界与三千大千世界有什么区别?
高月明:多世界是说有无数个世界,每个世界都是你创造出的,每个世界里都有一个不同版本的你。三千大千世界是说有无数个没有你存在的外在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可以认为是在横向空间中存在着无数个世界,而多世界可以认为是在时间竖向方向分裂出的无数个世界。
179问:真存在三千大千世界和多世界吗?
高月明:第一,三千大千世界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比喻。《金刚经》中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即“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假设真的存在一个外在的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实相无相就变成“实相有相”了,因此所谓心外无物,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心中幻象。
180问:存在多世界吗(或者说,一个世界两种感觉的叠加)?
高月明:多世界是科学家在无法解释非逻辑性的光为什么即是波也是粒子时被“逼”出来的逻辑理论,注意:即此理论是以在世界为实有前提下发展出的逻辑理论。然而世界非实有,因此也无法分裂出许多个实有的世界或说实有感觉的叠加。
181问:那么”心”是否会创造出一个世界?或者说创造出一个极乐世界,以及这个世界在哪里?
高月明:第一,佛陀创建佛教的目的是让世人离苦得乐。第二,方法是悟道成佛。为什么悟道就能离苦得乐?或者说佛与凡夫的区别是什么?答:对“一切唯心所现”,一个是实证性的“真相信”,另一个是“假象信”。
182问:为什么真相信就能离苦得乐?
高月明:真相信者,因为是实证者,所以就会对一切事了然于心。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一台戏,证悟者就如同是这台戏的编辑、导演和演员,大千世界、多世界只是个概念,与生死都是剧情,悲剧、喜剧皆是起心动念,因此证悟者就彻底解脱了诸苦和生死,得大自在(大自由)。
183问:为什么”假象信”就会活在世间诸苦中呢?
高月明:与“假象信”或者用另一句话来说是“附庸相信”相对应的是,因未明生命宇宙的真相,即一切皆是心生幻象,“凡夫”就执虚为实,其起心动念多生疑情和执着妄想,因此就会纠缠和自陷于世间诸苦中而心不自在。
184续问:极乐世界在哪里?
高月明:世界非实有,一切皆是心中物,因此极乐世界就在“汝心头”!佛的世界之所以是极乐的,是因为“佛”的起心动念是极乐的,所以《金刚经》中佛会言:“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因此,一切缘起于至诚至敬的发大慈悲心,发大菩提心!一切唯心所现!
185:
续高月明:所以不要试图去创造一个外在极乐世界的存在,当下的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你本来就在极乐世界中!因此努力去创造当下美好生活吧!凡夫之所以是“凡夫”,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是佛!从来都是佛!原来如此!本来如此!如来如此!
186问:对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我初步体验到了能生起察觉,察觉所剩下的那个东西。老师说,察觉到妄念的当下就是空境,又说不断察觉就可以了,我一开始对此理解有偏差,一直想着要去察觉到妄念,而实际情况是,只要没有入定,肯定就在妄念中,所以不用再去哪里找妄念了,只要一直察觉就可以了,
187(续186问):
经过较长时间练习不断察觉,现在可以说是有一定体验了,请问我的理悟是否正确?

高月明:很好!正确!记住:入定不是入到一个无知无觉的状态。在没入定之前,对空境即定境的体验不是去体验一个“没有妄念的状态”,而是去体验一直清清楚楚着妄念的状态。一直在清楚着妄念就一直在修定中!
188问:关于境界,初学者肯定都向往,许多师父在传授方法中也会讲到境界问题。”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老师从不谈境界,所以我接下来还是不断察觉就好了。
高月明:所谓“境界”无非是一种体验,而所有能被描述的境界都是在眼耳鼻舌身意中描述,当然都是虚妄,真境界即如来境界不可被描述,只能被“指。
189问:不断察觉的频率是否越快越好?
高月明:比喻说明:我练习骑车时,是通过以一只脚不断尝试站上正在运行着的自行车踏板的方式,最终获得可以平稳站在自行车上的能力然后才学会骑车的,如果把一直站稳在自行车上比喻为一直站稳在定境中的话,不断尝试站上自行车踏板的动作就如同是不断察觉,所以
190:
续高月明:第一,练习不断察觉的目的不是加快其频率,而是通过不断的去察觉而不断的体验到定境即空境的方式而逐步获得和延长站在定境中的能力,因此虽然不断察觉相对来说频率越快越好,但有一个心理能力上的上限,即不能快于每秒钟一次;
191:
续高月明:第二,例如,在练习不断察觉3个月后,不是一个人的不断察觉的频率加快了,而是减慢了,因为修习禅定进展的标准是,可以在一次察觉的当下停留和体验在定境中的时间延长了。对延长定境的体验是“原来是我”和“住看清楚”。
192问:近视者禅坐时是否要把眼镜摘下?
高月明:寒冷高原上和尚们禅坐时是要戴帽子的,为了保证暖和,穿衣、披毯与戴帽都是可以的,同样,为了保证可以和正常视力者一样的禅坐时视觉清楚上的效果,带眼镜去禅坐是完全可以的。戴帽与戴眼镜没什么区别。注意:禅坐当然要轻装上阵,但不要被错误认识框住。
193问:健康秘诀是什么?
高月明:答:心悦胜百药。每时每刻,你的每一皱眉,每一忧虑,每一愤怒、每一开心,每一喜悦,都会直接以大脑神经系统发放电流和激素的方式向身体中每一个细胞下发着与之相对应的指令,由此决定你是否会变得虚弱易病或十分的强壮健康。记住:你的心灵即大脑控制着一切生命机能。
194问: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业报亦不失。既然无我,为何善恶业报亦不失?无我无作无受者,那报与谁?
高月明:你把无我和业报两个概念混在一起而“淆”了。第一,无我是指没有一个“真实我”的存在,一切皆是心生幻象,而若要去找出一个心生幻象的“心”也是在妄中说妄,即是觅心了不可得!
续问:那我就问下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我现在的生命?也可以问成:为什么会是这个表现形式?也可以理解为在问:真如自性和业?佛陀释迦牟尼在佛经中对类似问题的回答是:“法尔自然”,意思是:“这个”!就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佛陀会这么说?您是怎么认为的?难道佛悟的就是:“法尔如是”。如果是这样,我钻不出来了佛陀悟到的是一切皆是心生幻象。一切包括佛法、众生、菩萨、小鸟、山河、清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未来、现在…。
195问:难道佛悟到的就是“法尔如是”吗?
高月明:佛悟到的当然不是“法尔如是”。“法尔如是”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第一义空不可说”,或者“实相不可说”。因为凡所有说皆是幻中说幻和在逻辑中说。例如:佛经中为什么会经常说“无始以来”呢?因为时间是幻象,所以谈论开始与结束是逻辑问题和在实相中不被允许谈论的问题。
196:
续高月明:因此,你一开始问的“为什么会有我现在的生命?也可以问成:为什么会是这个表现形式?”的问题,是没有逻辑答案的。回答也只能是“法尔如是”。正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实相无相。一切皆是心生幻象!
197问:难道世界存在是梦幻吗?
高月明: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注意:佛陀此处说的是“如”(即”好像”的意思)和”应作如是观”(即应该这么看待的意思),佛陀并没有说“是”梦幻,所以唯心所现的幻象不是梦幻的“幻”,心也不是作出梦境妄想心的“心”。
198问:心的力量(心灵力量)可以治愈癌症吗?
高月明:当然可以。原理:第一,任何人身体中每天至少都会产生超过3000个癌细胞,为什么人们没有都得癌症呢?原因是所有癌细胞都被正常发挥的免疫细胞给咔嚓咔嚓地消灭清除掉了。第二,只要通过一种方式让免疫力超强发挥就可以杀灭身体中所有的癌细胞了。
199问:每一个人的意识都因为经历而不断改变,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在意识上截然不同,那一个才是真正的我?
高月明:一位埃及导游指着一大一小两具木乃伊说:那具小的是同一个法老小时候的木乃伊,大的是他老死时候的。本问题回答完毕。
200问:是什么让您发起信心用“心的力量”去治愈疾病的呢?
高月明:一开始是对一句话的相信,其后是对心理科学、生理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而完全、确定性的相信的一个科学事实:心,即大脑控制着一切的生命机能(包括免疫力、内分泌等),只要用一个方式增强这种控制力,一个人就可以治愈任何疾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