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问:下面是我对“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熄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的理解,请问是否正确?

       对于“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熄灭”这段话,在修定的开始挺有用,也好理解,而“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这句话需要在实践中慢慢领悟。我的理解是,一开始是以楔出楔,用妄心对治妄心。到后来,心有了定的能力了,能一直处在觉察中了,就连根拔起,不辨真假,一概都是妄念,觉察观照着一切六尘觉受,直至入定!

       补充:最后一句话解释的不够完整,再说一下,到了一定阶段,就必须实实在在的做到,不去急于悟道,不去分辨我现在的感觉是真、是假,总之,把察觉推进到一有念头刚起,就察觉,而不管它是什么,哪怕他是重要的领悟,也要当下就观照到,不要随念流转。

       高月明:你可以按照这个理解继续禅定下去。对于具体的个人主观体验感觉,我暂不做评论,我只告诉你,对于你个人的理解是正确的。我之所以这样评论的原因是:如同一个苹果分成了八瓣,八个人吃了,会有八种感受和描述。而我的作用就是告诉你:你品尝到的是否是苹果的味道——即我会校正你的学佛和禅定方向。如果不是苹果的味道,我就会直接指出。而我现在告诉你,你品尝到的是苹果的味道。而其他人不要试图去复制你的感觉,他人的禅定体验只能是借鉴。如果复制和以他人体验感悟为目标,就会失去对佛法的真正理解。佛法的实相了义是不变的,每个人的感悟则是因人因境不断变化的。

       问:集中精神清清楚楚的感觉是不是和比如说就像是你正在做一件全新的、又有点危险事情时候的那种体验一样?

       高月明:虽然你的形容意思有些相近,但准确有力的表述是:努力时时保持在一种十分警醒的、十分清楚明白的、十分活生生的意识体验的“当下”的状态。

       续问:那么我以赛车手赛车时的精神集中的体验为例,赛车手是经常会保持在精神高度集中态中的,但是为什么“赛车手”没有入定和悟道呢?这是为什么呢?

       高老师:赛场手的精神集中只是一种紧张状态。在他的脑中是时时刻刻都在做着对外界环境变化分析的。比如说,他的高度警醒状态只能说是一种紧张的、浅度的、在断断续续中出现的精神集中状态,不具有持续深入到更清楚灵明状态中的能力。除了禅定以外,其他任何精神集中的状态都只是一种断断续续的精神集中状态。

       举例来说,如同把手指在火苗上不断晃动,你的手指不会被“点燃”。但是如果你的手指持续在火苗上停留20分钟,手指就会成为“焦炭”。同样道理,任何的精神集中都是一种间断的精神集中,所以不具有“持续加温,深入高温“的特性,只有修习禅定才具有深入定境的特性。

       问:对老师讲授佛法义理的理解,我认为:“清清楚楚就是空,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一切都是心生幻象,学佛学的就是不断相信和深入理解、直至证悟一切唯心所现”。我认为这两句话就是终极的表达,其他一切度人法的延伸都是因文字、因人、因时、因境诠释出的度人法!

       高月明:正如《坛经》六祖所说:“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能够相信和理解这句话就是《坛经》的全部,其他经中文字,都是对这句话的不断诠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