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续接“如何无相布施?具体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续问:那么,我们就不能去问“为什么是这样的因果”,而只能无条件接受和相信“这就是我的因果”,是这样的吗?

       高月明:是的。这就像你不能问“为什么会出现干涉条纹”一样,没有你的观察,就不会存在干涉条纹,而被你观察出来的干涉条纹(万事万物的必然存在),其本身就是因果的显现!

       续问:好多师兄的误区都是把“别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或是站在“别人”的角度用自己的观点看问题和看因果。实际上,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特朗普”和“别人”是一样的,都是被你观察出来的。“别人”看特朗普当选了总统,也是被你观察出来的“结果”,所以也是你的因果。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高月明:理解正确。

       续问:看来我们的思路总是脱离不出“世俗谛”的范畴,高老师一上来传授的就是“胜义谛”(究竟义)实相。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高月明:理解正确。同时也要看到,一切法都是应机而假立。是法平等,没有“是”“非”“高”“下”之分。为什么呢?能度人离苦得乐就是佛法第一义!否则佛祖就不会创建那么多的方便法度人了。而今天,大家都想领悟实相,所以我们就讲实相!

       续问:记得一位老师说过,世俗谛和胜义谛,是未证悟者的分别。而在证悟者眼里无二。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高月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对于你来说,还要理解“进一步的究竟”。什么究竟呢?

       第一,佛法的本质目的是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所以《金刚经》中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意:“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句话非常重要。只有在此离四相基础上(不执着四相为实有,就是悟道),修一切度人离苦得乐的善法,才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此,必须是在你证悟实相后(如果没有证悟,自己还迷惑,是无法圆通善用一切法的),在应机度化他人时,如果发现你与某人讲了胜义谛,某人无法接受,反而对佛法产生了怀疑,那么这时你就要以世俗谛度人,然后再择机将对方引入对胜义谛的理解中。

       对于证悟者来说,本来世俗谛就是佛祖创建出来的度人善法(四圣谛也是世俗谛),只要哪个法能应机度人离苦得乐,当下就是被度者的“第一义谛”,因此,是在这一层面上讲,“世俗谛和胜义谛,是未证悟者的分别。而在证悟者眼里无二。”

       第二、进一步的究竟是:没有世俗谛和胜义谛。一切都是你的分别!一切都是被你观察出来的!一切唯心所现!

       续问:我还有一个认识:佛法的精髄是获得无上智慧,而获得这个智慧的渐次学习方法是闻、思、修。我们现在基本还在闻思阶段。当我们修习禅定到一定程度后,许多问题的答案自然就明了了。这个认识是否正确?

       高月明:理解正确。当你的禅定越来越深入时,对佛法的认识和理解就会越来越通透和清楚,很多问题你一下子就会看清其本质。

       问:实相是非逻辑性的。我们习惯用逻辑思维去思考和质疑,适当的思考和咨询很有必要。有的问到一定地步就成了“不可说”。有时越问越迷惑,这时不如暂存疑,先实修。这就像学游泳,你在岸上思考所有游泳技巧和对方法的质疑,想把所有的问题弄清楚,再下水,那么这时还不如多下水练习,反而会更快学会游泳。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高月明:理解正确。如同“研究地图”与“实地考察”是可以同步进行的。理解佛法究竟实相与禅定修习是可以同步进行的。

       A同学对B同学:师兄对佛法的理解很有道理!

       B同学回答:有没有道理还是老师说了算,这只是一点修学的感悟。我以前喜欢问,喜欢钻牛角尖,那是典型的“所知障”。逻辑知识越多,对非逻辑东西的理解就越难。但是老师也说过,“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高月明:我说了也不算。为什么呢?

       第一,对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有一个渐次深入的过程,所以,“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是正确的。

       第二,学佛修道一个最关键的地方是:所有对道理的理解和领悟都只在当机、当下是有道理的、是正确的。为什么呢?正如六祖慧能所说:“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所以大家“过哪河,脱哪鞋”,一切的说法都是暂时度人的舟船,过河则不需船,所有的道理,最终都要舍弃!否则就是法执而不能最终彻悟佛法究竟实相!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