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斑点:刚才听遇泉师兄分享,我觉得说了很多我想说的话。因为我们走的路几乎一样,都是从意数呼吸到觉空入定、住看清楚,都是按照这条道路走。所以说,他分享的很多东西我都很有共鸣。
第一点,我想说的是,他提到直接进入住看清楚这个状态。我想强调的是,直接进入住看清楚状态,这不是一开始就能达到的。对于我来说,我只是近两年才达到。以前进入深层次定境需要积累,经过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察觉,才能逐渐滑入深层次定境。有时甚至几天都体验不到一次。慢慢地,定力深了,察觉的时间就越来越短了,也就越来越频繁地能体验到深层次的定境了。所以说,禅定的境界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一定是努力的结果,一定是汗水的结晶。就是说,你知道这境界了,但是你不一定能经常达到,或者说不一定能熟练地进入。如果你强行去体验这个境界,那只能说是拔苗助长。
所以说,我们要按部就班地持续努力,相信每一分努力、每一分汗水才会有收获。大家不要想着走捷径,就像高月明老师所说那样——拙速,也就是最笨的方法才是最快的捷径。我五六年前就能感受到这种境界,近两年才有能力直接就进入,当下一察觉,直接进入到超级清楚状态。
下面,我想描述一下这种状态的样子。就是当下一察觉,直接进入到这种清楚状态的时候,清楚不再是像以前你察觉过后所感受到的那一小段的空境了。这个清楚就好像是一个立体的东西,是个可触摸的、可感觉的东西。那种容易的程度,在我看来,就像相信我抬手就能端起一杯水一样容易。当下一察觉,立刻进入到很深的定境之中。体验一念不生,我现在几秒钟就能做到。它就是一种高度清楚、高度自控、高度自由的境界,一切都清清楚楚,一切都离你很远,一切都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一切都撼动不了你如如不动的心。
当然,我还做不到长时间保持在这种状态中,目前最多能做到二十分钟,一般来说五分钟还是较有把握做到。这种高度的清楚和那个妄念是此消彼长的。就是说当我把空境推到极致的时候,就能进入到高度清楚状态,这时候是一念不生。然后时间一长,你会不由自主地松懈一点,你就会发现不太清晰了,有点朦朦胧胧、模模糊糊了,妄念就像影子一样出现了。 以前,我的定力不够,对很多境界我都分辨不清楚。比如初级清楚,高质量清楚,加速度清楚,惯性清楚,我只是靠想象模模糊糊地体会。比如说“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这句话,我曾纠结了好长时间,实际上就是定力不够时,你做不到妄念刚起时就察觉到。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一点,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高月明老师说的方法去做,从意数呼吸到住看清楚。就是努力提高实力,实力决定一切!
二、意数呼吸的经验
时光斑点:第二点,我想说,按部就班地按照高月明老师给我们的科学禅定的方法去做。它的优势在哪里呢?在于用科学的理论能够解释清楚禅定是怎么回事,而且创造出科学的训练方法。根据我十多年的修定经验,这种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极其有效的。意数呼吸、不断察觉、原来是我、住看清楚,这一系列方法把禅定的每一个步骤都量化了。你能完成十分钟的意数呼吸训练,你就可以进入觉空入定的练习,你能完成一万个单位的一分钟住看清楚,你就可以进一步以两分钟为单位进行训练……你可以清楚地感知到你心力增长的过程。我是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的,所以我对这个特别相信,越来越相信。这是我不断实践的结果。所以,按照这个步骤练习,不要有任何减省,不要偷懒,不要图快,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聪明。其实这个禅定,在我看来跟聪明没有多大关系,主要跟你能不能够按照这个方法全力以赴地去修有很大关系,跟人的意志力有很大关系。
三、修定过程中的几个重点
时光斑点:第三点,我说一下修定过程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首先,意数呼吸就是用想象出(或者说观想出)水晶球的方式去数呼吸,来训练止力。然后以这个止力修住看清楚,来达到屏蔽妄念、制心于定境的一种方法。意数呼吸训练止力有抓手,我们可以很容易察觉到妄念的生起。意数呼吸,我一直在做,尤其是平时修住看清楚没有感觉的时候,我就返回来继续修意数呼吸找感觉。修定的前十年我一直间断地在做意数呼吸训练,我反复不断地要确认我是否能清楚地察觉到妄念。因为我的定力不是持续往上升的,它是螺旋式上升的。通过最基础的检验方式——意数呼吸,去检测我到底有没有把这个基础打好。我最怕的就是我迷迷糊糊的,然后自己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做不到全力以赴,浪费青春。说实话,这修定过程中我浪费了好多时间。应该说有的时候就是要求不严,处于那种惯性空境,或者说妄念和觉察并存的状态,这就浪费很多时间。所以说,我始终用意数呼吸做一个检查。有一段时间我觉得修定没有多大进展了,就返回来重新进行意数水晶球。直到 2018 年之后就不怎么做了。最后我达到什么程度呢?最后达到数五个水晶球,我觉得没意思,然后数十个水晶球。水晶球按照原来的方式排列也没有意思,我甚至可以做到十几个水晶球在不同位置出现,然后我每一次都能记住它原来的位置和消失的顺序。就是最后达到这个境界之后,几乎我就不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了。在这之前,我是反复训练,反复确认的。例如住看清楚一段时间,我觉得没多大进展,回过头来我又重新意数水晶球,我觉得我还得加强这方面,就反复这样做,能有十几次。以前每一次修定的时候,前十几分钟或者半个小时我都会做这个。如果顺利的话,我达到这个阶段自己的要求了,我就接着进行住看清楚。如果不顺利的话,我就一直在做意数呼吸的练习,把这个基础打好。意数水晶球阶段,我认为一定要把基础打好。打好基础,修觉空入定,住看清楚才会事半功倍。
四、觉空入定的经验
时光斑点:第四点就是住看清楚阶段,就是进行一分钟住看清楚训练。当我们意数呼吸修好了,达到十分钟不被妄念拉走,这时,我们会自然而然感觉到一小段的空境。开始可能只有几秒钟,十几秒钟。由于清楚的纯度不够,我们可能不敢确认。我记得第一次体验到“原来是我”时,我忽然就感觉到是我在察觉,没有任何其他人,没有任何其它妄念,那种铺天盖地的“我”充满了整个意识。这个“原来是我”的感觉出现,我就彻底觉醒了。
从此以后,我就进入了修定的主控阶段,或者说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全力以赴地延长住看清楚。认真修一分钟住看清楚,我认为特别重要。如果你真的达到了一分钟住看清楚,我说的是高质量的达到,就是说不生妄念地达到,你就会有修定入门的感觉。你就会产生一种强烈地主控感,一种不受任何影响,制心于一处的感觉。当然,一开始这个质量还不是特别高,有时候你会感觉到意识不纯净,妄念一掠而过,妄念将来未来,甚至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妄念,总之你会觉得你的意识是不纯净的。修定就是尽量把这些都消除掉,慢慢你就会进入高质量的一念不生的住看清楚阶段。能熟练地达到一分钟高质量住看清楚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两分钟、五分钟、甚至十分钟高质量地住看清楚训练。我现在正在进行五分钟住看清楚训练,最好时能达到二十分钟较高质量住看清楚,两分钟高质量住看清楚几乎随时能达到。状态好的时候就几秒钟一下就进去,进去之后,然后就是把空境推到极致。推到极致的时候就是不生妄念,一丝妄念都没有,完全处在这种清楚状态。这时候意识极度纯净,一切好像停止了,凝滞了,没有任何波动,没有任何干扰。
进入高质量住看清楚,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时间不等,有的时候两分钟,五分钟,有的时候十分钟,最多有过二十分钟,然后就感觉有点控制不住了,会产生一些一掠而过的那种妄念。然后我就开始反过来,再修两分钟、或者五分钟的住看清楚。这个根据当时我感觉我能不能把握住,如果是差一点,我就再回来重修一分钟。要不断地反复训练,所以以几分钟为一个修定单位没有一定之规,它是个灵活的过程。也是就像高老师所说,这时候就是自悟自得的阶段,就是说你根据你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是说我今天达到五分钟了,明天我就冲击十分钟。那我有可能保持五分钟住看清楚,这段时间有点费劲,然后我可能回过来再重新修两分钟,甚至修一分钟住看清楚。就这样不断地反复确认。我觉得这个很关键,就是反复确认,一定要让自己不欺骗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提高要求,不断地提高质量。
其实入定前,这个所谓高质量住看清楚,我觉得它没有最高的境界,就我现在所感受到最高的境界,它肯定也不是最高境界,也不能算是高质量。所谓高质量,其实也是指你自己心目中对目前阶段的一个高质量的自我要求。所以说有时候我分享阶段性成果时,我表述为“较高质量”,就是没有一个外在的高质量的标准,修到一定程度,就是你自己定义的高质量,你认为你能达到了,你就进一步提高标准。
总之,修定的方向就是向那个深定深空,全力以赴地往深处钻,能达到多深就达到多深,什么都忘记了,什么都没有,甚至到最后一瞬间可能会有身体感暂时消失,或者说视觉听觉都不关注了,这种状态也是有的,就是那种“不辨真实”的趋向是有的。它是往深空不断冲击的过程,越钻越深的那种感觉。这些是我在修定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的体验。
五、禅定对心身健康的帮助
时光斑点:第五点,分享一下禅定对我生活的帮助。以十多年的修定实践,我觉得好处非常多。一个是对身体健康的帮助。我现在对自己身体的健康控制能力越来越强。我原来是有痛风的,现在痛风基本上控制住了。原来吃药都控制不住,隔段时间会发作,发作时特别疼,路都走不了。现在五六年都没发作了,算是临床治愈了。多年修禅定,我自信对身体健康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一般来说,我有这个信心,相信自己不会得大病,相信身体各方面机能越来越好,事实上身体各方面也越来越好。原来我的睡眠不是很好,现在睡眠越来越好,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强。
还有智力方面,我刚才跟那些师兄也说过,比以前有提高,肯定有提高。就是深入禅定的时候,我会主动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讲课的问题或者生活中的问题,往往会产生一些奇思妙想来。总之,现在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深度和把握能力要比原来强,有明显的提高。
六、如何加深清楚的纯度和深度
同学问:您如何提高您清清楚楚的纯度的?
时光斑点:您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记得,很长一段时间我就在纠结住看清楚训练怎么使劲的问题。为这个问题,我曾经写过文章。现在想来,之所以纠结这个问题,纯粹是因为自己定力不够,还把握不住这个空境,不知道如何用力,如何使劲。后来我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按部就班一点点进行训练。以时间换质量,当你保持一分钟住看清楚的时间达到一定程度,量变就会引发质变。比如说,你一分钟住看清楚完成了一万次,你自然就进入高质量的一分钟空境。另外,提高意识纯度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向更深层次、向更深的空境去冲击。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说在现有清楚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再发起对更深层次清楚的一种察觉。现在我就是很清楚,然后进一步不断地发起察觉,让妄念进不来,尽量往更深的清楚前进。
同学续问:就是说提高这个纯度,加深这的深度,通过提高专注,更加努力地、更加用力地去不断察觉,住看清楚,然后不让妄念进来,就是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这个纯度是吧?
时光斑点:对,就是这样的。一开始的时候,我还不能够一下子直接进入到深层次清楚。那时候我就是靠这种不断的反观,不断的发起察觉,然后来确保自己确认自己现在在空境之中,没有产生妄念,就是不断地这样去发起察觉,不断地自我确认。
续问:您是练习一分钟练到一定程度之后,比如说,你觉得你练这一分钟已经不能再提高这个深度了,这个纯度也不能再提高了,然后你再练习两分钟是吧?
时光斑点:是的。对一分钟住看清楚,我觉得现在已经很容易就能把握住了,然后我才开始提高到两分钟。我觉得很容易,就是指无论状态好、状态不好的时候,我都能比较容易地达到目标,比如说训练十次我能有六七次都达到。这样我就再进一步加到两分钟。那然后两分钟我要保持不住呢?我可能再回过来还重新训练这一分钟。
续问:您说这个保持住,就是说在一分钟之内就没有任何妄念,纯度已经达到最高了是吧?
时光斑点:对。从两年前开始我就是奔这个目标努力,就是向提高纯度这方面使劲,就是想达到没有丝毫的杂念,把这种清楚度推到极致,就连那一点点思维波动都没有。
续问:如果练习这一分钟,练习这个程度还没有达到最深最纯,那练习两分钟的住看清楚行不行?
高月明:我来回答你,你把打火机给我用一下。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比如说,我们做一分钟的不断察觉,就是一分钟察觉法,就如同是我们把这个手指头放在火苗上放上一分钟,它对于手指的变化,放上一分钟跟放上两分钟是不是不一样?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你不要说我这一分钟究竟要有多少多少的深度,不要求这个。比如说我们练习一分钟察觉法,保持这一分钟很清楚了。我们练习一次跟练习一千次以及一万次,第一万次跟第一千次那个境界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没有说我们要立出一个究竟有多纯的标准,而能立出的标准就是时间。比如说我练习好一分钟,我保持妄念不出现。我练习一千次跟练习一万次,它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一分钟达到了,那达到两分钟,那么手指头在火苗上停留两分钟跟停留一分钟,它这个质量又发生改变了。
所以说它这个纯度是自然而然上去的,以时间为衡量标准,而并不是以多少纯多少度为衡量标准,时间到了纯度自然就到了。所以说不要问究竟最高程度多么纯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禅定是自证。自证就是我修习一分钟住看清楚,比如说,保持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你对清楚的体验,对境界的体验自然就不一样了。所以说你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如果严格要求自己,你会发现你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的,你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这个纯度要这么去衡量。因此,不要问它究竟有多纯,究竟怎么样,纯度它只能靠自己,靠自己感觉,靠停留在那个空境中的时间,停留的时间长了,这个纯度它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所以修习科学禅定,可以量化它。这个量化不以任何人的感觉体验为准,而是以停留在空境中的时间为标准。例如达到两分钟,三分钟、五分钟,那么所进入到的境界自然是不一样的。
比如,你现在练习可以保持五分钟为一个阶段了,以五分钟为一个修定单位。这五分钟已经很厉害了。如果你在练习过程中,感觉到五分钟还是把握困难的话,我就再回到两分钟,甚至回到保持一分钟的练习。这种练习方法都是正确的。所以,修定禅定没有一定之规。五分钟可能状态不好了,保持不住了,就回过头就再做一分钟。比如说,这就像是举重冠军,他能举起 180 公斤杠铃,那么平时他是怎么练?他是不是每一次都举 180 公斤?不会。他有时候也会拿 20 公斤哑铃去练习自己的臂力,然后再去举那 180 公斤杠铃。所以平时如果你感觉你把握不住五分钟的话,就再做一分钟察觉法,不断地练习一分钟,然后再去练习时间更长的。
七、是什么阻碍了禅定进展
时光斑点:大家都知道高月明老师修习禅定时,是被逼出来的。他用了三年时间入定证悟。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没有陷入绝望的境地,因而也难以激发出非常的斗志。那么,是什么动力促使我持之以恒地这么努力呢?我前面说了,很多时候我的练习都是无效的,难以做到全力以赴。为什么呢?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中,毕竟还得上班,然后生活中遇到那么多的事情,所以说很难做到全力以赴地修定。
现在回想起来,我中间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没太认真地去修,这种情况都是存在的。记得一开始的时候,我每天只修十多分钟时间,就是练一练、试一试。一年多时间,后来,我到北京参加咨询会,见了高老师之后,我才开始努力修定。但是一开始也没修那么长时间,也就是一两个小时吧,有时间就修,没时间就不修,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一样。
如果真的能做到全力以赴,我想我们就像高老师那样,三年多就能证悟。我没有那么大的动力,所以时间就拖得更长一些。而且在修定过程中,我也走了一些弯路,主要就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有的时候我就是坐在那里,一边打妄想,一边禅定,或者闭目养神,甚至会呆呆地睡着。这种情况都有。一小时坐在那里,几乎一次都没完成。时而努力,时而松懈,但是我就是一直没放弃。随着完成的一分钟住看清楚的次数越来越多,定力越来越强,我开始逐渐找到了禅定的乐趣。用我现在的话说,就是痛并快乐着。努力修定的时候的确很枯燥,很疲惫,甚至很痛苦,长时间没有进展的挫败感,与短暂的禅悦交替出现。各种境界不断出现,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2018 年之后我开始努力,对自己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开始下定决心提升自己一分钟住看清楚的质量,争取达到没有一丝一毫的妄念。全力以赴这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真做到挺难的。要把自己全部精力全都集中到制心一处上,其实一开始心力不够,是没能力做到的,但是你只要坚持下去,是可以一点点提高的。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看不到任何进展的情况下,全凭自己意志力在坚持。高老师说他当年每隔三个月就会有很大进展,我开始的时候一年都没有明显的进步。现在我能达到每次打坐比如 1 小时,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是有效的,也就是虽然达不到高质量,但初级质量是完全能达到的。以前可能我一天只有十几分钟、几十分钟是有效的,剩下其余的都是坐那浪费生命。
八、修禅定的动力
时光斑点:我再说一下修定的动力。我修定的动力是什么呢?就是在修定过程中,我逐渐尝到甜头了,可以感受到各种境界,以及禅悦法喜。进入空境之中,我发现对自己心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我发现我进入到一种不受任何影响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以前从来没体验过的,而且我就有种觉醒的感觉。我就觉得以前我是在迷迷糊糊、浑浑噩噩中度过的,然后在这之后我觉得我很清醒,我开始清醒地活着和做事了。我现在就是平时不修定的时候也是处于半空境状态、浅空境状态、浅定状态。所以说这种状态,让你对于自己的生命生活的体验要比以前更好,对自己控制能力越来越强,远离负面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说它是不断提高的,身体越来越好,对一些事情的把控能力越来越强。这些都是促使我不断继续往下修的原因。
一开始,我一分钟住看清楚都完不成,记得有一回我问:“高老师,你能不能帮我增加信心?”然后高老师说:“我现在说,你照着做就行。”然后一分钟之内,高老师就不断地对我说:“察觉一下、反观一下、清楚一下……”他就始终用这种语言引导我。那一次,我真的在他引导之下感受到了较深的定境,我就是没有被自己生出的妄念所影响。虽然是在高老师引导之下完成的,但我就是有信心了,就觉得这个东西是可能的。之后我就是随着努力不断提高。有一次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第一次自主进入到一种很深的定境中,就是进入到一种完全不受外在影响的状态,我是第一次感受到那种非常强烈的状态。以前就是不太确认那种状态,但那一次进入到那种状态,定力非常强,强到什么程度?就是我下座了,不修了,然后 10 分钟之后才消失那种感觉。就看着周围别人说话,我都一直保持在好像和这个世界完全无关,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
知道有这种非常深的定境,而且明确了这种体验,然后就是不断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高老师说的对,就是说明确方向很重要。明确了方向,你就会按部就班地、不折不扣地、全力以赴地完成这个事。这两个事你要做到了,那剩下就是时间的问题,水到渠成的问题。
九、多长时间可以入定证悟
高月明:我来补充一下这个。比如说,你用 80 摄氏度的水能不能煮熟米饭?煮多长时间能煮熟?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煮不熟,煮 10 个小时也不行。如果是 100 摄氏度呢?十几分钟就熟了。你看,80 摄氏度到 100 摄氏度差多少?就差 20 摄氏度。
对于修定来说,最初只是凭借兴趣为动力来练习的话,你坐一小时不如我坐十分钟。我那十分钟是全力以赴的,质量就非常高。 比如当年,我的世界是整个黑暗的,面对死亡,没有任何活的希望。我当时的状态是,第一极度恐惧,第二极度绝望,第三极度没有办法、极度无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这个禅定方法能不能挽救我的生命。 我那个时候全力以赴地练习。这就像是一个人的儿子被牛车压到了,他会瞬间爆发出巨大的力量,把牛车给抬起来。这是一时的激情所激发出的潜能力量。我在那个时候修定,就类似于每一天用这种力量去修禅定。 因为我没有办法,所以全力以赴。我坐半小时或者做一小时的禅定时,就是咬牙切齿地进行的,而且对自己意数呼吸和一分钟察觉法练习质量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对于这种努力,没有说需要我有什么样的兴趣和鼓励要做出怎样的努力。那个时候就是如同是狼在后面追你,你没有任何想法,你极度恐惧的只有往前冲,跑的越快越好。我当时在墙上写上的话是“高月明你还在等什么”以及“死亡之箭已经发出,不努力则死”。
就是说,没有说我需要一个鼓励,或者我如何去努力了。比如说,我坐的一个小时禅定,就是全力以赴地进行,努力保持一分钟、一分钟、一分钟地练。所以说,当我练完以后,我的头痛得就受不了,很疼的,整个头是又胀又痛,但是我知道我累不死。
因为那个时候我接受了一个观念,就是人的大脑潜能只开发了 10%,还有 90%的潜能没有得到开发,这就说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所以当时我是不相信我会被累死的,因此无论我的头怎么疼,我都不害怕这种疼会导致疾病。我感觉它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为什么呢?
因为它就像是我们练习举哑铃,练的次数多了手臂也会感到累、感到肌肉痛。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累和痛是一种健康的正常反应。所以我当时一点都不恐惧。所以修习禅定几个小时之后,虽然头痛得受不了,但是第二天就恢复了。当这种疼痛恢复的次数比较多时,我就更加确信它是一个正常现象。
所以说,那个时候我的头经常是很疼很疼的,因为你要很用心地去练习,需要非常非常的努力,比如这样一个水晶球、两个水晶球、三个水晶球、四个五个水晶球的数,直至努力数到 10 个。然后努力练习一分钟察觉法。我曾经说过,我当时做了一个只有秒针的钟表,看着秒钟转一圈,转一圈地练习。我家当时有一幅画,我用锤子跟螺丝刀,在画后边的墙壁上抠出一个四方形的洞,然后把石英钟的机芯安在里边,再把画贴回去,然后在画上捅个洞,把秒针安上。这样秒针就在画上一圈、一圈地转。转一圈就是一分钟。在禅定时,每时每刻我都全力以赴地去练习着一分钟的清清楚楚。这也就是一分钟察觉法的由来。
那个时候的努力,用疯狂来比喻,我感觉都不是恰当的。只能说,就是一直往前冲。我举一个我经历的例子说明这种冲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大概我在十七岁时,有一次,在晚上 8 点左右,我在邻居家。当时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危急的事情,当时房间里的 20 多个人,突然向着房门外逃跑,结果由于人挤人,里屋和外屋的房门立刻被挤飞出去。好像所有人瞬间就冲出了屋外。
在房屋外有一个菜园子,菜园子是用高度 1.5 - 2 米的木头制作的木栅栏围起来的。而围绕菜园子的是相隔有100 米宽有两道木栅栏。穿过两道木栅栏,再往前就是一条结了冰的大河。大概距离房屋有 300 米。 你想象当时那是个什么状态,就是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冲,都在翻越木栅栏,都在想着跑的越远越好,然后噼里啪啦,连滚带爬,所有人好像只有方向,而没有了脚下的土地。
我也在这 20 个人当中,当时也是几乎一瞬间就冲出了房门,然后越过第一道木栅栏,再越过第二道木栅栏,再跑到结了冰的河面上。在我飞奔到河面上我才反应过来,我是怎么冲出房门的,怎么越过两道木栅栏的,除在隐约之中好像是翻滚跌到过几次以外,其他的我几乎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然后就过去了。
这也就是一种潜能的开发。在平时,你要让我这样在极短时间内穿过去两道栅栏跑到结冰的河面上,我是无法做到的。
但是那个时候真的就是什么感觉都没有,然后就过去了。只有你过去了才知道,我已经过来了,就是这样的。
对于当年我修习禅定的努力也是这样的,我几乎没有方法,只有方向,没有方法。方向是:清清楚楚和制心一处。
比如说,对当年的我来说,现在大家分别的,比如水晶球有多清楚,不断察觉如何保持频率,住看清楚有多清楚,等等问题都是不必要的。这就像是你在“草上飞”,任何脚“接触到地”的方法,都是一种障碍。同样,任何对方法感觉的分别,都是一种障碍。
因此对于禅定,这样的全力以赴的猛劲往前冲的练习,跟平常生活中大家凭着一种兴趣去练习禅定的努力是不一样的。
所以有人说,我究竟练习多长时间能够入定,实际上不是说修了多长时间会入定。你要想短期之内获得很高的一个稳定进展,除非你有特别强的努力才行。当然,也不需要我为了修习禅定,能够让自己全力努力而给自己设置一个什么障碍,不需要这样的。生活还是第一义。
我之前说过那句话,如果重来一遍的话,宁可死去,也不想再经历那个生病等死的痛苦的经历了,那个过程太痛苦了。
大概我解释清楚了,不要说我修了三年,你们修了十年还没有入定,这就丧失了信心。这位同学,修习了两年,现在的进展就很好,他也是做出了全力的努力。
因此,还是那句话,80 摄氏度的水,你煮多长时间都煮不成米饭。100 摄氏度,只要 20 分钟保证能煮熟米饭。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你只有做出全力以赴的努力,才能够得到全力以赴的结果。
对于禅定,只有全力地进行才可以,否则的话就浪费时间。比如如果你练习 10 分钟,那么就 10 分钟就要全力以赴地去练习。我把这个疑问解释一下,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总想着我好像坐够几年就入定了,不是这样的。 入定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进行才可以不断进展。
另外,当时有一个故事一直在激励着我前进,全力向前冲。说是南方有一种竹子,你每天浇水施肥,它从冒出竹芽后,就长的很慢。前三年,只长高了几十厘米。但是你要一直浇水施肥,在三年后的某一天,突然它会以每天 30 厘米的速度增长,在几个月内,就会长到三十米高。实际上,在三年中,竹子并不是一动不动,而是不断在地下广阔发展自己的根系。
对于修定也是这样的,只要你不断努力、全力向前冲,前期的努力都是在打基础,而在某个时候,就会迎来突飞猛进的时刻。
掌握命运的密码
学习佛法十多年,每次参加咨询会,我都有感悟。累积起来,小悟十几次,大悟也有好几次。“悟”是什么?“悟”就是明白我心。大脑中的知识点就像海上的孤岛一样,“悟”就像电光火石擦出火花,一下子穿透黑暗,照亮整个夜空,将这些知识点联系在一起。
最近,我对佛法的终极实相“一切唯心所现”又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掌握人生命运的密码也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人们对自己的命运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宿命论: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一种是人定胜天,像《哪吒》中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两种观点都是与自己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有一类人,当他们顺风顺水的时候,会有一种有如神助的感觉,可是当诸事不顺,就会感到无能为力,这两种情况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有宿命的感觉,从而形成宿命的人生观。另一类人有过这样的人生经历:他们确定一个目标,制定计划,凭自己顽强的毅力不折不扣完成之后,就会有一种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感觉。然后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做事,从而形成自信的人生观。两种观点各持己见,谁也说不服谁。从世俗角度说,两种观点各有千秋。宿命者虽然乐天安命,不会有大的灾祸,但也消极,难有大的作为。不信命的虽然积极进取,但也容易招致祸端。在我看来,人们如果能认真修习佛法,一定会从中悟出人生命运的密码。
佛法的实相是“一切唯心所现”,一切都是当下自己创造出来的幻相,而你自己本身就是你的意识选择的结果,不多不少,恰恰刚好。佛法的核心秘密:这个世界是我们本心创造出来的假象,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过去、现在、未来都源于当下一念,生老病死皆是空花,我们本心觉性永存,我们永远也不会死在本心觉性创造出的幻象中。学佛的过程就是深信一切皆幻、深信因果的过程,越相信就越解脱自在。从“一切唯心所现”角度理解命运,选择至善,你就会有至善的结果。随着理悟的深入和定力的加深,我对自己因果越来越清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运与厄运,都是我意识投射的结果。做事也是一样,准备越充分越自信,越自信越可能成功。这里的自信不是我们一般时候说的泛泛的自信,而是做事时深信我会成功。越相信,越会现出奇迹。我曾经有过一些经历,比如找东西,有一次一个东西找不到了,我静下心来笃定相信,它就在某处,结果真的找到了。当时想到地点时头脑中是出现亮光的。比如预测试题,我曾预测成功两次作文,一次是高考语文,一是中考作文,都是为我姑娘预测的。还有减肥,当我听到那个减肥方法时,我当时就笃定一定会成功,结果我减了近六十斤。平时讲课也是这样,我准备充分时,头脑中会有闪光,一下子全通的感觉,讲的效果就特别好。还有姑娘找工作,我帮她弄简历,训练面试,经过十几次波折,最后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所以要想做事成功,我们首先要洞见目标,定力越深,对自己越了解,对自己的因果越清楚,对事情本身也看得越清楚。定力越深,我们对事情的调查越清楚,做事的计划就会越周全,调查、制订预案、实施、反馈、调整的逻辑越严密。所以我们能诚意正心,全力以赴,大概率事情都会成功。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可以这么理解。
还有古今完人王阳明,我以前一直不太明白他在龙场悟的是什么道。他反对朱熹的“格物”(就是探究外物,心外求法),提倡陆九渊的“心即理”,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吾心即宇宙。吾心光明,夫复何求。他还提出要“致良知”。阳明学说有非常有名的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我看来,他受佛法影响很深。这里的心指本心,“良知”指本心动念分别发出的善心。他在《传习录》中解释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这段话说良知也会被妄念蒙蔽。结合起来说,王阳明也是提倡至善解脱,时时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知行合一,过好这一生。有点像北派的神秀:“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里的“知善知恶”和“为善去恶”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了。王阳明的原话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有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我们明白,知道和做到相差甚远,好比冰面的八分之一和水下冰体的八分之七。王阳明说:“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就是“知行合一”。知道的道理要在做事中检验,做事中不断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至此,我好像对他的道有了点认识了。这里的道不是佛法实相,而是把握人生命运,安身立命之道。凭此王阳明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在现代也很受推崇。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出身普通,学历普通,却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他十分崇拜王阳明。在王阳明的影响下,他把自己的经验写在《心》中。在《心》中,他反复提到利他之心,也继承了佛法的至善解脱。
从以上来看,把握命运的密码就是深信因果,至善解脱,知行合一,快乐地享受当下。以上是我的粗浅理解,不当之处请老师和同学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