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泉:先说我最近有一个很宝贵的经验,发现一个修定的好做法。然后我们再回头去说整个禅定的过程和每个阶段关键性做法。 最近两三个月,我打坐的时候,修看清楚阶段。在保持定境的时候(空境就是定境),想去体验到一个更加清楚、更高纯度的定境,总是觉得有难度。根据经验,每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都是要回顾最初自己是怎么去体验定境,怎么才能说明自己体验到的是定境。就还是那句话:清清楚楚就是空,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这个秘诀其实一开始就知道,一开始高老师就讲了,我也记得非常清楚。但是在修定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有一些其他的体验。比如说,一个保持完全觉醒的状态,也是定境体验;完全不被任何妄念影响,那样一种保持的体验,也是定境体验。往往这个时候,我自己创造的一些秘诀会影响我。都没有直接体验清清楚楚来的更快、更准确、更可把握。清清楚楚就是空既是检测标准,也是目标,又是操作方法。 后来修定时,效果不好或者不容易达到高纯度的定境体验的时候,都是回到这个秘诀上来,就是清清楚楚就是空。当然,大家都听过了这个秘诀的。我只是在最近这两三个月,才觉得之前的做法应该是浪费了时间的。假如之前有现在这样一个认识的话,修定的进展可能会更快一点,更节省一些时间。
所以我们体验定境时,无论如何一个秘诀就好了,就是清清楚楚。那这个事情如何操作?比如说现在,马上体验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清清楚楚着。很可能、大概率很多同学这会体验不到清清楚楚。因为我们之前练习方式是先做一个察觉,在一察觉之下,我们会体验到一个清清楚楚。察觉练久了之后,定力会增长,我们就能保持一段时间的空境。再到后来,我就不去做察觉了,而是直接体验空境就行了,就是有了这个能力。
但是直接体验的时候,就碰到这个问题,就是直接体验空境有难度,好像一下子体验不到。其次是体验到了后,清楚度没那么高。最近两三个月内,我重新尝试直接清清楚楚,操作方法是:“此时此刻意识是不是清清楚楚着”。前面几天不太能做得到,体验到的清清楚楚不明显。坚持练习了一两个星期,哪怕是清清楚楚的长度很短,可能就几秒钟也坚持去做。我本来是可以体验到几分钟定境的,我现在只是为了直接去体验清清楚楚,不带察觉的这种高纯度清清楚楚,就只能体验到大概几秒钟。大概用了一个多星期,每次打坐时,我就直接体验清清楚楚,直接检查此刻是不是清清楚楚着。很快就获得了一个很强的能力,就是一体验之下,就会有很清楚、很清楚的空境出现。 持续练习一个多月后,感觉心获得了一个强大的力量,直接能穿透念头的那种迷雾。穿过去之后,就一直在保持在空境里,是很清澈很纯净的空境。这是心的力量增强了的结果。
就是这个秘诀,直接用清清楚楚四个字来作为修定的方法和秘诀,去体验定境。这个清清楚楚,我描述一下,我们直接体验清清楚楚时,心的力量直接能穿透我们的这种思维的、各种念头的那种阻挡。念头就橡皮墙一样,以前它是你想穿过它,好难,常常有被顶回来了的感觉。但这次,就直接穿过去了,就像从那个稀稀拉拉的云的迷雾里面穿过去之后,没有云了,意识中清清楚楚。
如何不断的去保持这种高纯度的空境,还是那句话:就是清清楚楚就是空,越清楚越空,越空越清楚。这个做法对我帮助特别大,尤其是最近两个月左右。我在反思,如果是一开始就用这个方式的话,可能进展会更快一些,不要那么久。现在一体验之下,直接穿透了所有的念头,直接穿过去了,并一直能够保持住在没有妄念的体验中。保持住的时候,它是个过程,不是一个境界,不是一个状态,是一直在体验着本心自己、本心一直在使着劲的那样的一个过程。
二、对圆觉境界的体证
遇泉:我描述一下,我们去体验清清楚楚的时候,到底去体验啥。体验清清楚楚的时候,任何的念头自己都能够知道,只是不知道具体的内容。我们任何意识中出现的东西,一般都是念头,都能够知道它,都能清楚着它。我一清楚他,他就不会影响到我。
其实保持在定境中时,也不是说我什么都不能想。可以想,我也可以检查此刻的清楚程度,主动做检查,这样的检查也不会把我拉进一个妄念之中去。检查过程中我一直是在清楚着,我知道我正在做检查,而且我确信这是非常清楚的定境之中的一个能力。就是我们保持在定境之中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可以左看右看,看的时候一直能保持着定境,不会进入任何念头。
岩同学:您那个检查跟那个之前那个察觉就不太一样了。它本质上是个察觉,本质上是个察。你一检查其实就是一个察觉。
遇泉:但是察觉就是我们显式的做察觉。察觉这个事是我前面阶段的秘诀。现在不确定我是不是察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改用清清楚楚这个秘诀去做是不是更好,但我觉得有可能会更好。或者是因为我已经做到了目前的定力水平,再去直接用清清楚楚的秘诀我觉得才管用。
岩同学:是你的力量够了,这个一般人做不到的。
遇泉:最核心的就是,清清楚楚的秘诀就足够了。我们不断地去体验、去认识,清清楚楚是什么。清清楚楚就是意识透过任何妄念、透过任何意识中的不确定,就是心一下子绝对的可控、纯净、晴朗、宁静,没有任何的干扰和阻碍,没有任何灰暗阴霾,意识都是明净的、清澈的那样一种体验。我认为现在就是能保持在一个圆觉的那样一个状态。虽然是不会有具体的念头,但是一直能保持着一个圆觉。因为自己很清楚很明白,在意识没有阻碍的时候,就像一个什么都能觉知着的那样的一种能力。这个是我最近体验。
三、对意数呼吸的标准要提高
遇泉:现在说一下我修习禅定的整个过程。一开始是21天的放松练习,这个我做了。然后是意数呼吸。意数呼吸说不到之前那么详细了。就是严格按照高老师书上的方法来做的。而且那个方法我一个晚上就把它记住了,大概就两页纸那么多。当然做的过程中,难度肯定可大了。比如那个水晶球出不来,出来了会定不住,定住它会挤成一团,这些都出现了。我没有出现那种很容易做到的场景。我看很多同学他们分享的时候,他觉得很容易,他觉得这个东西很容易就做到了。我怀疑就是他们标准不够高,就是质量标准、质量要求不够高,导致他带着妄念在来回的数水晶球。纵然连续数了好多个来回,也觉得没有进展,好像也就这样。为什么没有那种神奇的感觉呢?其实是会有的。我那个时候意数呼吸数到一定程度,来来回回数到五六个、七八个来回的时候,身体会有变化的。就是我的胳膊啊腿,和整个身体感觉变虚了,里面的物质变少了的那种感觉,就像那个丝瓜被晒干了那样子,那种感觉,就是身体一下子松了、轻了的感觉,很明显。再后面,任何阶段,修定做的好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一种体验。如果什么感觉都没有,就应该是质量标准太低了,带着妄念做的。带着妄念做的话,就没有啥进展。
意数呼吸的过程中其他的问题,比如说要睁眼睛、要坐在舒服的位置,这些都没有问题。我一开始我就扫清了这些可能发生的阻碍。不仅听了多次高老师的讲课,还把网上发的、博客上发的和别人转载的,凡是能找到的所有的文字我都找到,都看过了。所以没有这些问题,我也没有疑问。我其实我在练习的过程中,我并没有问过高老师修定过程中的问题,我所有的问题都已经得到过至少一个答案了,我知道答案是什么,只是我还做不到而已。
意数呼吸之后呢,就是比如说我们做到10分钟不犯错误,这个心力就有了。这个心力怎么说,我当时就会感觉有一个明显的增强。我有一次高速开车,我去海南,这个因为路上不能睡觉,但是我有那个能力,我就是能保持清醒不睡觉,有一个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当然,为了安全,中途我还是会休息的。
四、最核心的体验空境方法
遇泉:住看清楚阶段,不断察觉的核心原理就是我们如何知道定境是什么,一小段的定境是什么。关键是高月明老师书上所讲:当我们察觉自己在妄念中的当下就是空境。这个特别重要,这个就是我们做不断察觉的依据。不然的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做察觉连个目标都没有,能能察觉什么呢?但是有了这句话,修定的依据和方法就很清楚了。就是说,平常想七想八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在走神,突然发现的那一刻,这种情况每个人都经历过,那一刻便是空境。所以我们就刻意制造这样的空境体验就好了。刚开始没感觉,然而练习久了,就会体验到小段的空境。
我现在反思,当时我是不是直接去用清清楚楚去试一下,又觉得应该不行,因为那会的力量不够。用不断察觉去一次次地体验空境,这个是最核心的秘诀和方法。无论如何我们每天都经历了无数次的这种小段的定境,我们只是把它集中在一起,高密度的去重现它而已。这就是做不断察觉的目的,这是最核心的。只要做的次数足够多,就一定能够体验到小段的定境。 体验到小段定境以后,继续练习,把定境延长到一分钟左右,哪怕是跌跌撞撞的一分钟,我当时产生一个非常清楚的体验、一个非常清楚的结果:就是你知道学佛是咋回事,为什么要学佛,对生命现象有个前所未有的认识,感觉学佛入门了。感觉自己对生命有了掌控能力,对自己妄念的控制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所谓佛者觉也,自己就是觉者。初步知道了觉者是怎么个觉法。
所以一分钟的空境体验很重要。刚才了知师兄说讲,他可以做到一分钟的清清楚楚,但不是很纯,就是这个质量不是很高。但是我们做到了以后,腰杆就很硬,就很自信。自信带来一个结果,就是不光是禅定能做到,而且,关于佛学究竟了义的种种讲解会更通透,对于实相认识和相信程度跟以前是不同的。现在的相信程度,会导致我对生命的整体信心非常的强大。就是自己不论遭遇了多大的损失或者磨难,我会认识到这是一个生命现象,它是幻象中的事情。不会让自己陷入到绝望、极其的失落的那种负面情绪中。我对很多事情都变得乐观了,变得不害怕了。生活中对各种事情的容忍度自然变得很高。
五、保持空境是什么体验
遇泉:我前面说用清清楚楚这个秘诀修定的情况。其实在我这些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就是靠不断察觉来推进禅定,让定境往前前进。不断察觉这个方法,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只是到目前阶段我不需要再用不断察觉了,直接用清清楚楚这个秘诀,直接透过去,就是一念之下就透过去保持在空境了。 我现在保持空境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体验?并没有什么内容,是一个在超强能力下保持自我一直存在着的这样一个过程。任何的念头就算袭击过来,我能知道,我能感觉到他,同时压制过去。就是我用一个强大的力量去保持清清楚楚,这是一个主动的方式去保持着努力的过程,清清楚楚着的过程中。不会让这些念头把我推倒,不会把我拉走。就像那个小树苗刚出来的时候,那个念头一来,就像那个风一吹就倒了。现在那个树已经很粗了,那点风,不算什么。
在这个保持住的时候,自己的意识是非常强大的,有非常强烈的自我、真我、我的体验。一定是我,一定是我在体验着,一定是我在保持着,一定是我在体验着这个空境。这是肯定的,不然整个事情都不成立了。
保持在定境的时候,不会进入任何念头之中,就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独立自主的生命的存在。这个时候,体验不到忧伤、愤怒等情绪,因为那些都是念头,若有的话说明已经离开定境,进入妄念了。我发现所有的这种念头、情绪、想法,在很强的定力情况下,他们变得无关紧要,实在是无关紧要。他们是意识空境中不断飘过的可有可无的内容。
六、禅定中如何对待念头
同学:我问一下,你说那个念头,那个是他飘过来、飘过去,什么程度才不影响定境?还是说干脆这个念头就不让他过来了,来了就把他推走了?那也推走了,他在你前面飘来飘去,然后你只不过是不影响你,它自己会自动走掉的状态。
遇泉:实际上我们是把念头推不走的,它是会自动产生的。我们只是去知道有念头,去知道它,你一知道它,它就影响不了你,就相当于对你来说没有念头了一样。就是他爱有没有。但是你能知道着他,不被他影响。只要不被他影响,你就是在保持空境。我之前看到过一个公案,我觉得对理解这个事情很重要。马祖道一有个徒弟叫石巩禅师,他跟着马祖悟道了以后,在厨房里做饭。有一天马祖去食堂,看到石巩禅师正在做饭,
马祖:你在干什么?
石巩:我在牧牛。
马祖:你是怎么牧牛的?
石巩:牛要是去吃草了,我就把它拽回来。
马祖:子真牧牛也。
“子”就是对别人的尊称,你真是在牧牛。如果你理解了这句话,你就体验过到空境,而且对从妄念中进入空境的这个过程也很熟悉。就是我们发现自己在妄念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脱离妄念了。你们只要去发现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妄念中,你就脱离妄念。他也是这样的,他牧牛,他去发现自己在妄念中的时候,就是拽回来了,就不在妄念中了。所以我们看马祖的教法也是这样的。我们不断的去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正在胡思乱想,是不是正在想七想八。你只要一检查,那一刻,对,就在定境。然后你一思考,就又进入妄念,再一检查,又回到定境。如此操作,时间久了你就有保持住的能力了,就是这样。
七、—直接清清楚楚与不断察觉的区别
同学1:你刚才说那个直接进入,那个清清楚楚,和通过察觉进入,到底有什么区别?
遇泉:察觉进入清清楚楚,是我在心力比较弱的时候,要通过察觉这个动作、这样一个操作来体验到清清楚楚。直接清清楚楚就是我现在我已经有能力,我直接就体验清清楚楚,不管察觉不察觉,也不用察觉、不用检查了,就直接就清楚了。比如看到前面这个这个碗,我只要看着它,马上就能保持着清清楚楚,而且一直能保持着清清楚楚。在清楚着的过程中,我会不断检查、不断的确认我是否在清清楚楚着。
同学续问:那你觉得这个基础大概是什么样子?就说是必须要能够清清楚楚完成1分钟才有这种能力吗?还是2分钟才有?你估计一下的话大概是什么样子?
遇泉:按不断察觉来说,用不断察觉的方法,然后体验到空境,可能需要保持到五分钟的时间,或者三分钟,这个是没标准的。或者就是在更前面的时候,你只要做到一分钟了,但是你不断去重复,努力去体验更深更纯的清清楚楚的时候,你也可能会体验到直接用清清楚楚去体验的做法。你去试,做到的时候就做到了,做不到的时候就用不断察觉去继续练习,继续做。
同学2: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我感觉这个不断察觉,不断察觉,也像是一个拐棍一样,就是像高老师之前那个举的例子,说骑自行车你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们不断察觉就是用脚颠一下、颠一下,你现在等于是上了自行车,直接骑起来了,就直接骑了。因为我是比较巧,我那个时候,我那个时候最早的时候也是这样练的,然后我感觉也是,因为之前也是那个像冥想啊什么也接触过,就上来就这样。但是很明显那个时候心力很弱,就是根本就是到不了后面,做不到。然后你现在说的这个东西,我马上就是说结合自己的现在一些感受,有点连起来了。所以我感觉这里面就是类似一个拐棍,但跟前面那个拐棍比就可能是最后一个拐棍了吧? 遇泉:对,所有的我们在修定过程中,所有的秘诀方法都是拐棍,只是这些拐棍非常宝贵而已,每个阶段不一样,到了那个时候就自己知道了。
同学3:就是您那个刚开始做那个不断察觉,具体这个动作,跟做一分钟以后再做不断察觉,以及能保持清楚两分钟、三分钟以后的不断察觉的动作有没有不一样?是否就是一直是在用“我是不是在想事情”这个动作来做不断察觉?
遇泉:不一样。刚开始做不断察觉的时候,能体验到的空境非常的短,而第一次做不断察觉的时候,实际上什么都体验不到。前三个月的时候,我是体验不到空境的,原来是我也体验不到。但是我知道不断察觉是我唯一可以操作的方法,要不做那就没有可做的办法了。我也是理解了他的原理:就是我们发现自己在妄念中的当下,就是定境。所以我会坚持去做。久了以后,果然会体验到一个小段的空境。但那时候心力比较弱,做着做着不知不觉就想什么事情去了,就进入念头中了。进入念头可能很久,几分钟有时候甚至十几分钟,半天你才回过神来,时间都给浪费了,这个是经常发生的。现在不一样,就是练习久了以后,浪费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开始做察觉时候会起一个念头:我要觉一下。这个念头是会在大脑中会出现的,但这是我主动做的,是主动发起的念头,有就有,无所谓,因为这个念头会导致我们去做不断察觉这个操作,且这个操作会让我们体验到小段的空境,所以这个念头是需要的。
后面能够体验到1分钟或2分钟定境的时候,我还是要做不断察觉。是因为这个时候还是容易被念头拉走,所以我就要不断的去检查我是不是在空境中。那怎么知道是不是在空境中?就是主动检查一下我此刻是不是在念头中?是不是在妄念中?只要一检查,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妄念中,实际上一检查就体验在定境中了。所以我会不断的去检查,在这过程中,虽然没有被妄念拉走,但是我要不断地主动地去做这样的检查,来使自己能够持续的处于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也就是定境中。
到了两三分钟的这样的一个定境体验的时候,你自己是很清楚的,这个空境是什么。甚至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再去管他是不是叫清清楚楚,我知道是那样的一个体验,我只要想办法去体验到那个就可以了。反正就是那个,就是不可描述啊,就是不可描述,但是它很简单。
现在,今天我专门说清清楚楚,是因为到了目前阶段,我想冲击更纯的更直接的定境体验的时候,我发现用清清楚楚来去做检查特别管用,就是检查一下此刻自己是不是在清清楚楚着,你只要一检查就自己非常清楚,非常有把握,同时去努力使劲体验更透彻的清清楚楚。前两个月左右,我会主动发起念头:检查一下是不是在清清楚楚,是不是在清清楚楚。并同时让自己去体验更深的清清楚楚。现在这样的念头越来越少了,代之以直接去体验清清楚楚。所以这个事,做到了以后就知道是咋回事,也知道怎样的操作会更有效。
八、意数呼吸的操作重点
同学:那个刚才咱们俩在下面交流半截,你说的意数呼吸。你提醒完我以后,我观想我自己,确实就是我有些忽略了意数呼吸的重要性。就是它的清晰度,我可能有些忽略,因为可能跟我意数呼吸的方法不太得当。我是怎样呢?高老师教的数呼吸,就是吸,然后呼,完了数1,再下一个。我是吸,记1个,呼,记2个,我是这样数;吸,3个,呼,4个,我是这样数的。所以从这个节奏上看,我可能节奏是不对的。这个清楚度我也是忽略的,就刚才你提醒的特别对。就是说,我第一次见高老师,我说高老师我能数20分钟意数呼吸。这个可能就是纯度不是那么高。由于节奏不对,纯度也不高(遇泉:纯度是严重的不高)。那个为什么?我不找客观原因了。总而言之就是纯度不高。
遇泉:就是意数呼吸,就是无论如何,我们要理解我们是靠这个方法去练心,练心的力量。所以我们不在乎这个时间,或者练的快还是慢,我只在乎我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做到一呼一吸,还是一吸一呼,都行。反正第一个球出来之后,你在下一个呼吸的时候,你必须在你的意识中,一直保持住刚才出现的那个球。第二个呼吸完了之后会出现两个球,第三次呼吸的过程中,前两个球是不能消失的,一定要保持住它的存在和排列位置。然后第四次呼吸的时候,前面的三个球,它的排列和位置一定要保持住,以此类推,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保持住这个过程,特别能够锻炼我们的心力。比如说你回去试一下,你在前面“放”一个球或者两个球,你在那里呼吸,在呼吸的过程中,那个球不能消失也不能乱跑。这个过程刚开始是特别难的,你稍微在呼吸过程中很容易进入某个念头中,然后就忘了前面是几个球了。练习一段时间才能做到不进入念头。
同学:我觉得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就是在家里边属于那种好静的人,我可能就是稍微比你们有社会活动、有工作的人容易心静。所以我对这意数呼吸就是数这水晶球我是不会放过一个的,真的是这样。我一见高老师,毫不隐晦的说,我确确实实能做到。但是您说的那个纯度,我刚才反思可能是不够。
遇泉:尽量不要去改《科学禅定》中所说的意数呼吸的核心方法。因为很多同学做的时候,他会改造这个方法,尽量不要改它,这已经是最简单的方法。练习中你觉得难的时候,你是正好的去努力突破它,这预示着你很快就有进步了。如果你一段时间一直觉得很容易做到了,那很可能就做错了,很可能就是带着妄念在那里做的,这样就很难有进展,有可能就放弃了。
高月明:我再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大脑对观想出影像的感觉不一样,有一部分人很容易想象出水晶球,有一部分人就怎么观想也无法观想出来。对于我来说,我就属于无法想象出水晶球的那部分人,我本人到现在也没有办法观想出来水晶球,我只是假定它存在。在当年也是这样,比如说,在影影乎乎之中,我假定墙壁上存在5个或者10个水晶球。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现在想象眼前存在一只猫,实际上我们都看不到一只猫,我们只是假定存在一只猫,对猫的影像也只是一种“认为”。所以说能观想出来和想象不出来水晶球,对于修定是否成功没有任何本质区别,跟人的心理生理功能有点区别,所以能不能观想出水晶球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就是我能够一直在那里数着,能够保持精神很集中,保持意识很清楚的在数着,这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