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
问:怎么理解意识(本心)、波、粒子三者的关系? 是意识创造了波,进而创造了大脑,再去分别以后,让波崩溃为粒子的吗? 高月明:这样理解不正确。第一,波表达的是在意识观察之前,物质,比如说光子是以波的状态存在的。以波的状态存在这件事,实际上是不可被理解的事情,而只能被接受他是这样的。为什么呢?首先,所有的量子物理学实验都证明了在意识观察之前,粒子是以波的状态存在的,没有一例实验是例外的。其次,因为以波状态存在,你只能想象,例如一个粒子,比如光子、电子等,在空间中像是波一样在空间中“扩散着”。所以波表达的是,在你观察之前,它像波一样,而像波一样就是等于它无处不在,又哪里都不在。这就等同于虚妄。比如你说你的朋友在屋外无处不在,又哪里都不在,你只能说他是虚无的。 再用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你想象一下有一个台球,它在空间当中,比如说在教室里边,那么这个台球是有明确的位置和明确大小的。你想象一下这个台球,在教室里边,它像波一样,它在不断地扩散着,它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它具体是什么样子,那么你永远无法想象出它究竟是什么样子。你只能是这样去描述它,就是描述它像波一样。 再用个通俗的例子说,你的朋友去拜访你,你问他,他是从哪条路来的。他说他像波一样来的。这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呢?因为像波一样,你只能接受他是从所有的路径,例如从路面上所有的道路,天空中的所有方向,地下的所有方向,同时过来的。所以,你只能接受,他是一个人,然后弥漫在整个空间中,最后来到你家的。所以像波一样这个事情是无法理解的。 第二,粒子代表的是明确的存在。在你意识观察的当下,所有的波的特性瞬间消失。 第三,没有你的意识,一切物质都是波。因为有了你的意识观察,或者说有了你去感知,所有的一切瞬间存在。因为有了你的意识,所以大脑、分别理解、宇宙万物同时瞬间存在。 第四,对于意识、波、粒子三者的关系,要这样理解。 续问:我总是有一个观点认为,体验空境就是去体验波的状态,只要大脑不去分别,那这个世界就是波的状态,一旦大脑介入,去分别了,那就是让波变为了粒子的状态,也就是存在的状态。我把波理解成了独立于意识(本心) “客观”存在的一个东西。 高月明:准确的理解是这样的:第一,在意识观察之外,你只能想像光粒子像波那样存在和运动,但不是一种实有的波的存在。波只是一种描述,但不是存在。比如,这就像你不能说“小鸟飞过去了”是一种物质存在,小鸟飞过去了只是一种描述。而在描述光以波的状态存在的时候,没有小鸟,只有“飞过去了的过程”。就是说,你只能想象光粒像波一样存在,但是它不是实有的波。 第二,体验意识就是体验本体。没有本体,就不存在对波的描述,也不存在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