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什么是空?首先我们说什么是有。空境一定与有相对的。什么是有?就是一切存在就是有。我们看到的这个眼耳鼻舌身意,一切世间山川河流,是吧,这个都是有。那么这一切都是有,是不是生灭的?是不是永恒有?没有一个事物是可以永恒,所有一切事物都是在生灭变化之中的。那么什么是不生不灭的?对不生不灭的体验,就是对空境的体验。什么是不生不灭的?就是知道生灭的那个,不在生灭之中。

       大家听到我说话了,比如说10秒钟之前,一秒钟之前,甚至刚刚说过的话,就过去了,是吧?我们讲到这个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一切所知所觉都是不可得,不可得是你无法得到,它是生灭的。但什么是不生不灭的?就是感知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它不是,它不会随着生灭而生灭。对感知本身,也就是心本身,对于心体的本身的觉知体验,那么它就是空境,它就是什么?真心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生灭的,当下的觉知体验就是不生不灭的,也就是什么?

       对意识的觉知体验,当下此刻,我们对当下此刻清清楚楚的体验,就是对空境的体验,就是对觉知本身的体验。所以问什么是空境?就是一切都是生灭的,但是觉知本身是不生不灭,那么对它的体验就是空境。那如何体验它?它在哪里呢?当下即是,动念即乖。就是此刻,就是一动念一去寻找就乖,叫什么?乖离了就离开了,是吧?所以说当下即是。比如说就像镜子一样,镜子能够映照万物,能够映照一切,一切都在镜子当中生生灭灭,是吧?那么镜子是不是生灭的?镜子会不会随着镜子当中的影像生灭,而生灭?不会。 镜子是什么?我们表达为不动,如如不动。所以说对于你来说,什么是不动的?就是我们能够看着这个世界的看,它是不动的。一切都是生灭的,你时时刻刻都有觉知,觉知的本体,那么这就是心性,它是不动的,只是名为不动。对它是什么?可不可以说?它是不可说的,因为凡是说出来的都是生灭现象,一切觉知体验都是生灭现象。所以说打坐,那么我们保持,保持空保持定,就是保持对当下的觉知。我们看到书里面说,说这个波斯匿王看到恒河水,那么恒河水包括他的身体有生灭变化,什么东西是不变的?对,见性。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什么见?见见之时,就是我们看到一切现象的时候,见非是见,你见到的一切现象,它都不是镜子,都不是见本身。比如说我们去看,看到你看到这里,这都是生灭的,是吧?那么你是不是我呢?你肯定不是我,它是不是能看到本身呢?不是。所以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就像眼睛,眼睛看着世间万物,看着一切所有,那么什么东西是眼睛呢?什么东西都不是,因为一切都是被眼睛所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你要离开一切所见,所见到的一切现象都不是眼睛,要离开一切能见,见犹离见,为什么呢?

       因为你能见本身也是虚妄的啊。所以说见性本身不可被见,这个是能所双亡。你的大脑是虚幻的,我们一般指的能是指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是指的色声香味触法,所以能所双亡。所以能见与所见,见犹离见,离开一切能见,离开一切所见,见不能及是什么?这个见性,就是这个看性本身是不可被觉知道的,但他也可以被觉知到,这句话好像矛盾,实际上不矛盾,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所觉知到的都不是他,但是一切都是被他所觉知,是吧?当下我们当下看的这个一切,一切都是被我所觉知,但是看到的一切觉知现象都不是他。所以说什么是空境?什么是定境?打坐的时候如何体验它?就体验当下,体验此时此刻,要体验那个清楚本身,而不是体验到清楚到的内容。

       所以说我们这个练习,不断察觉的时候,不断察觉,就是当你察觉到妄念的当下,此刻,就是什么?空境就是定境,此刻此刻。因为最初练习的时候,你没有练习过止力,止力不够,你察觉不到,或者察觉时候直接就随着妄念走了,为了规避,妄念插入到我的,心性当中,我们就要不断的去练习,我对当下的觉知。而这种频率呢,没有一定之规,就像我们骑自行车,大家都练习过骑自行车,是吧?尤其在我们那个年代,就练习骑二八大杠,是吧?哈哈,练习过是吧?对,一开始怎么练习?因为个子够不到,只能是什么?用一个脚去练,站一站一站一站的。那么我们站上自行车,这个频率有没有一定之规?没有,只要能站上一下,就被就被又下来了,又站上一下,又站上一下,我们都是这么练习的。最后站上以后,我们很平稳的往下滑行了,这是什么?我们能够,获得一种能力,就是我们能够站在自行车上了。同样道理,空境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现在此刻察觉一下,清楚,保持,保持不住,一下子,我就又想别的事情去了,是吧?而马上再回来,为了规避这样的反复的无效的动作,那怎么办?我们主动的去察觉。所以说在当年我看到那本书《圆觉经》以后,那个老师说的,当你察觉到妄念的当下就是空境,你就不要再到那里去找空境了,什么去除妄念呢?去除本身也是妄念,不需要去除,

       因为当下即空,而此刻我一拍好,空了,为什么空了?一切皆无嘛,是吧?一切的什么,过去现在,一切皆无,当下此刻一切皆无,这就叫空,就是体验本身就是空,当下就空。那么,既然是察觉到妄念的当下就是空,我们为什么不去,为什么不去用不断的去察觉这个方法,让我们不断的体现在空境当中呢?是吧?所以说,我是灵机一动,好,那我就不断察觉了,那不断察觉这个方法是这么来的。当然它的本身是从知幻即离过来的,就是知幻,知道幻的当下,幻就离开了,知、所以不断察觉就是不断知,我知一下,知一下、所以在知的时候,我们眼睛看在哪里啊?眼睛可以看这里,也可以看这里,看哪里都行,比如说看到这个前面这个椅子,是吧?

       看到这个,看哪里都行,我们一看,好清楚,再一看又清楚,可能是在练习不断擦的时候,我这一秒钟看到这个水杯,下一秒钟看到对面的一幅画,是吧?在下一秒钟看到虚空当中,我当然这个频率不会这么高,但是也会说,眼神可能是在不断的转换当中。要记住我们练的是什么?就是制心一处,至于说在练习制心一处的过程当中,我眼睛看的哪里,这个都不重要,练的是心。就像我说,那我们打坐什么姿势最好,一定要坐在那里好,这个腰部好,要挺直,挺直后边要靠一个靠垫啊,要不靠靠垫的话,坐这就容易弯腰了,是吧?

       所以坐姿就坐的稳,挺胸,目视前方,两条腿,可以说,放在椅子上,椅子下边,双手放在,大腿上好,或者是交叉都可以,这就最好坐姿坐舒服了。好我们一同来练一下,我们边讲边练习,比如此刻清楚,保持一下,保持不住再察觉一下,好又清楚,好又保持,再察觉又清楚,好,再察觉一下,又清楚,昨天我讲过,清楚,也许是通过听到的声音,但是因为,声音就类似于像一个小拐杖一样,我们所有的感知觉体验,实际上更大的范围在于什么?视觉,所以说,练习清楚的时候,我们就通过视觉的清楚,去清楚意识本身就好了,这就好像是我们爬山一样,我们要拿一个很合适的拐棍才行,很合手,是吧?我们通过视觉,比如眼前一幅画,我清楚眼前的空间,很清楚,好,再保持,再清楚,再保持,再清楚,保持的时候,是吧?保持不住,咬牙切齿的,保持住,保持住、保持住,按照我所说那个,当然我们也会练习,那个叫一分钟察觉法,就是在一分钟以内,不断的去通过察觉,对当下的觉知的体验,让自己保持在这个空境当中,察觉一下,清楚一下,再察觉又清楚一下,是吧?再察觉一下,又清楚一下,就这样不断的去察觉,清楚清楚清楚,是吧?好我们练习个3分钟,就不断察觉,练习完成以后,大家有问题可以发在群里边。觉知什么?觉知对当下,就没有杂念,没有杂念也不要去察觉,说我有没有杂念,就是察觉,我看一下我在想什么,是吧?就是我反观一下自己,我正在想什么,你在反观了当下,你就会感到一个很清楚的你自己,是吧?

       当下,此刻再去反观,再去反观,就像遇泉说的,我是看一下我是不是在想事情,都可以。有一点我再强调一下,什么是空境体验?一切都不是空境体验,因为一切都是生灭的,能够觉知道一切生命的本体,也就是你的觉知本身,就是空境体验,所以说你去找那个觉知本身就行了,本质上,觉知本身不需要找,因为它就在当下此刻,要这样去理解。那个觉知就是我吗?对,觉知是真我,但是真我不在这个身体里边,就像我问你一下,你做过梦是吧?那么在梦境里面有一个假我,对不对?那在梦境里面假我,那你说在假我,那我在哪里?你在梦里面问我在哪里?我在不在梦境的假我的身体里边?不在,那么我在哪里呢?我不在哪里,我哪里都不在,是吧?

       因为我不在梦境里边,真我不在梦境里边,但是梦境里边的一切,都是由真我所显现出来的,所以记住,从这个角度来讲,一切都是我,因为一切都是我心生的,有这么一句话,就一切都是我,是因为一切都是心生的,所以说一切都是我,但是我又不是一切,因为一切都是心生的,我不在一切之中。我们身体是假的,对不对?我们觉知道的事物是假的,那真我在哪里?真我哪里都不在,那么我哪里都不在,那么那我又在哪里?比如说这是我们的梦境,我就在当下,是吧?我不在我的身体里边,但是做梦者就在当下,所以要去这样去理解这个事情啊,去体验此刻清楚,此刻清楚,是吧?对,当下觉知的体验,此刻清楚此刻清楚,然是这样的,就是在没有进行意数呼吸的练习之前,去体验这个不断察觉,这个方法一般情况下是把握不住的,就刚才这位同学还有其他同学,意数呼吸,我说过要达到一个标准,就是连续数30次呼吸,自己的心没有被忘记拉走,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练习不断察觉,

       否则在这之前,有一位同学亲自做过实践哈、这是10年之前了,他用了3年的时间(在)没有练习意数呼吸(情况下),(一开始直接就)练习不断察觉,3年以后才找到这个感觉(体验空境的感觉),那是很漫长的实际上,实际上我们应该用一年的时间,去练习意数呼吸,然后再去找这个不断察觉的感觉,不过这个同学,也挺执着的,但他成功了,他也很有毅力,因为,我们没有练习过意数呼吸的时候,(直接)练习不能察觉,这样一察觉一察觉,你体验不到那个真我,体验不到那个清楚的本我,只能是体验到,一个妄念,妄念不断的出现(所以还是要先把意数呼吸练好,再去练习不断察觉,就很容易上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