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佛教教义中关于“无我”概念的内涵和重要性。通过对《圆觉经》等经典文献的解读,以及结合现代科学的观点,论述了个体身体和思维观念中的“无我”特征。 文章首先介绍了佛教中的“三法印”概念,重点阐述了“诸法无我”的意义。随后,通过对原子构成和生理学原理的深入分析,指出了个体身体中的原子替换现象,进而否定了固有的“本体”存在。 文章进一步讨论了思维观念中的“我”的问题,通过比喻和神经细胞的运作原理,解释了思想是神经细胞的电流活动,而“我”的观念是一种虚妄幻象。 最后,文章得出结论:佛学认为个体的存在和物质世界都是幻象,深刻理解无我的概念可以帮助人们解脱生死苦,实现觉悟成佛。通过结合佛学和现代科学的视角,本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无我概念的框架,对于追求心灵解脱和智慧觉醒的人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三法印;无我;解脱;原子; 1.前言: 无我是三法印之一。三法印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它体现了佛教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在佛法中,通过对无我的认识,获得无上智慧,进而解脱烦恼苦和生死苦,进入涅槃境界。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三法印? 法,指佛法。印,指印玺,比喻为印证证明之意。因此,三法印是佛教中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具体指的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为什么需要三法印?三法印的用处是:在严格遵守三法印规范的基础上,为不同机缘、不同学识的众生广开方便渐次法门。如念佛、持咒、密法、参禅,等等。这些都是方便法门。 因此,三法印是印证其他“佛法”是否为正法的准绳。凡符合三法印的就是佛说的正法,违背三法印的就不是正法。 下面简单说一下三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存在事物,现在生起了变化,过去没有的事物,现在出现了。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法中,在你的身体之中,没有恒常不变的独立存在的实体或主宰者。 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是寂静的,是没有烦恼和痛苦的。 下面我们什么是诸法无我? 2.诸法无我 什么是诸法?诸法就是指世间的一切事、一切理,以及组成自己的身体四大和六根。在一切生灭现象的法中没有一个不变的本体。那么如何理解呢? 下面,我们看佛在《圆觉经》中是如何说的。 《圆觉经》原文: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简释上文: “我现今这个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混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所谓的‘身体中的头发、汗毛、四肢、牙齿、皮肤、肌肉、筋骨、骨髓、脑髓、污垢和身体的色相’都归于‘地大’一类;身体中的唾液、鼻涕、脓液、血液、津液、体液、口水、口沫、痰液、眼泪、精液、大便、小便都归于‘水大’这一类;身体中的温暖、热量都归于‘火大’这一类;身体中的动作、动能都归于‘风大’这一类。四大分离,各归其属,这个虚妄的身体又在哪里呢? “通过以上分析你就应该知道,你这个身体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只是四大临时组合成的假象,实际上与虚幻的现象没有什么区别。在由四大临时组合成的假象肉身的基础上,然后出现了虚妄的’眼耳鼻舌身意’等感知器官和相应的感知能力。由六根和四大内外组合而成的身体,在与六尘的互动中,升起六识攀缘积聚而起的种种识别、感知感受,由此好像存在一个能感知、在攀缘的思考者,你们错误地认为,这个思考者就是自己的‘心’。 “善男子,这个虚妄的心,如果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引发出的感知体验,这个‘心’也就不存在了。再者说,当四大分解以后,六尘和一切攀缘识别、一切感知体验都分解散灭,最终在其中,没有一个剩下的、能分别思虑的‘心’可以被找到!” 佛陀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清楚:“在组合成人体的四大分散后,以四大为物质基础而存在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随之散灭。进而由六根感知所升起的’心’就更加不会存在了。因此,由四大六根因缘和合生出的妄心,只是四大因缘和合出现的一种假象。” 就是说,脑中存在着的这个“心”只是一个假心。佛法称为妄想心。妄想心肯定不是灵魂,因为妄想心是无常和生灭的。所以肉体及妄心都是幻象。是谁发出的幻象呢?是如来本心生出的幻象。如来本心是否是灵魂?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是,如来本心不在肉体中,反而是肉体及妄心(我)都在如来本心中,所以如来本心不能被称为灵魂。这一点在《心经》中表达的很明确:“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世界,受想行识指精神世界。因此在佛学中五蕴是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五蕴皆空的意思是物质世界,包括肉体,以及人们认为的精神世界都是由另外一个被称为“本心”的东西生出来的幻象。 3.在身体之中没有一个物质的我,“我”不是原子,我是“观察者”。 下面,再通过现代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认识一下,为什么是无我的。我们问,在物质现象之中是否会存在一个我? 在今天,如果把科学史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例如,你所看到的一切物质现象,包括你食用的食物,眼前的山河虚空大地,以及你用来观看的眼睛,都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你就是组成你身体的原子吗? 首先,我们说,即便你搜索到宇宙的边缘,也只能找到92种自然形成的原子。当然,现今加上人工合成的原子,已经存在118种原子。即便存在外星人,他的身体组成也离不开这92种原子组成的。 比如说,如果你驾驶飞机到2000年前的古代的三国时期,曹操看到你,就是“外星人”。而你的身体组成与曹操是一样的。同样,任何外星人的身体或者飞行器的材料与我们地球人是一样,只是他们的科技更为发达。 在你的身体之中包含了92种原子中的60多种。例如碳原子、氧原子、硫原子、氯原子、钠原子,等等。如果把你血液中的所有铁原子拿出来,恰恰能打出一枚铁戒指。而你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这与你看到的铁锈是暗红色的原理是一样的。铁锈是铁被氧化了,而你血液中的红细胞的中心,也是由铁原子与氧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那么,我们说,“我”就是组成我的“原子“吗? 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会清楚看到,我们人体内的原子与外在世界中的原子都一模一样。实际上,只要通过一个简单分析就很容易理解到这一点。例如,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开始分裂成长的。然后在出生前依靠汲取母亲所吃的食物营养不断成长。在出生后就开始自己吃食物了。长大成人后,依旧是不断地吃食物而得以存活的。因此,一个人就只是一堆“食物”。那么食物是什么呢? 食物只是大米、白面、萝卜、白菜、西瓜、苹果等植物成分。因此,你是吃植物长大的。也许你会说,有人是吃肉长大的,那么因为所有动物都是吃植物长大的,所以归根结底,他吃的还是植物。因为所有植物都来于泥土,所有植物都只不过是一堆泥土中的原子依靠太阳光的光合作用被重新排列成的新组合模式而已。所以,你终究只是一堆“泥土”,而且还是在不断被替换着的“泥土”。为什么呢? 例如,当你吸入一口新鲜空气,只需几秒钟,曾经是吹落树叶的一缕清风中的氧原子,就已经扩散到你全身血液中了;当你喝一口矿泉水,曾经是雨滴中的水分子已经成为你大脑的一部分了;当你吃了一个苹果,实际上你吃的只是半年前还是旷野中的一小堆泥土,经过光合作用,被排列成了糖分子。只需要几分钟,这堆“泥土”就会渗入到你身体之中的任何细微角落。你现在即可以对着一只苹果说:“嗨!你马上要成为我!”然后,你把它吃了,结果它就成为了你。或者说你就成为了它。 因此,你就是天空中的空气,大地中的泥土,江河中的水流,更准确地说,经过科学统计,七年后,一个人身体内的原子将通过新陈代谢全部被替换掉,所以,你只是不断被替换着的空气、泥土和水流。 用我来做个比喻:我离开出生的家乡已经二十多年了,在我出生前和出生后,我就是由那里的“泥土”堆积成的“人”。在最近的十年中,通过呼吸、饮食和新陈代谢,我原来身体中的原子都已经飘散在我曾经去过的城市中了,可以说,过去的“高月明”早已经死去,今天的“高月明”只是我曾经去过的城市的泥土、水分子和空气分子重新组合成的结果! 实际上,不但今年与明年是不同的你,今天与明天也是不同的你,甚至在一呼一吸间,你与空气就已完成了氧、碳原子的交换,因此,就连一秒钟之前的你也已经完全是过去的你了。因此,你与外在世界中的一切原子都一模一样,因为你本来就来自于它,它本来就是你!你吃它们,反过来说,它们也在“吃”你! 那么,一切都是原子组成的,它所带给我们的结果是什么? 实际上,在宇宙之中,如果你对在任何两地,比如说,在大脑中、一碗米饭中、岩石中、月亮上的尘土中、甚至于其他星系中,所找到的任何两颗同种类的原子(如碳原子、氧原子、金原子)做出比较,你会发现它们都一模一样,无论在任何方面都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这个原理在物理学上叫作“不可分辨性原理”。这一点无论在科学的哪方面都具有非常非常深刻的意义。由此带来的很平常,但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结论是:假如你把一个人脑中同种类的原子同一面墙壁上砖头中的原子相互交换(交换的量可多可少)。那么这个人的“特性”不会有任何改变,他还会认得家人、孩子,以及体验到愤怒或者快乐 也许你认为这样的替换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你身体中的所有原子被替换的事件每时每刻都在激烈地发生着。例如,每时每刻在你身体之中的每一细微之处都在流淌着血液,血液输送给细胞一些原子、分子,又带走另一些原子分子。例如基因、氨基酸、蛋白质。细胞内的一切原子、分子时时都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在进行着激烈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每时每刻都如同像是在爆发着电闪雷鸣。这就让细胞内的分子、原子以一种呼啸而过的方式不断被替换和更新着。因此在我们的一生中,身体内的各种原子时时刻刻都在通过所吃的食物、所喝的水和所呼吸的氧气获得的新原子,不断将旧原子随着呼吸和体液替换出体外。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新陈代谢。 按照统计学计算,一年后,你身体中98%的原子将彻底的被替换掉,七年后你就成为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了。实际上,由于你不断的吃食和排泄,从今天到明天你就不完全是同一个人,从这一瞬间到下一瞬间你也变了一个人。就是说,在眨眼之间你就是另外一个人了! 按照物理学的计算,一千年之前死去的动物或者植物,经过腐烂后,由于大气循环和地壳的运动作用,每一毫克中就有一个碳原子存活在现在的人体之中。这不奇怪,因为原子很小。例如将一个水滴放大到地中海那么大,一个水分子就像是一滴水那么大。 这一简单的计算包含着令人惊奇的、非常、非常不可思议的事实。例如,在你的身体之中大约有10亿个碳原子曾经属于释迦牟尼、耶稣、孔子、老子,以及世界上的第一个人类(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五百万年前一位非洲女性的后代)。每一个人以及远古世纪死去的每一只恐龙、每一棵古树,都会“奉献”给你10亿颗碳原子在你身体之中 流淌着。在你身体中不太可能会有乾隆皇帝或者你祖太爷身体中的原子,因为它们死的还不够久,原子还没来得及充分扩散开来。以上是你不得不接受的已经成为“常识性”的科学事实。 如果认为我们是组成我们的原子特性,那么每时每刻我们都将是不同的人。例如你吃牛肉就成为牛了,吃苹果就成为苹果了。 所以,在你身体之中,不存在一个恒久不变的,区别于物质存在的“本体”。 我们说,既然在肉体之中,没有一个恒久的我,那么在思维观念中是否存在一个“我”呢? 我先做一个比喻,比如说,钟表是靠齿轮运转的,同时钟表就是齿轮组成的。假如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钟表齿轮,就一定不存在“钟表的运行”。 同样道理,在脑神经细胞层面,思想念头是电流在神经细胞中的运动产生出来的。 只有脑中某一神经程序被电流激活了,我们就会意识到一个念头(例如当你被针刺到时,是脑中感知疼痛的神经线路被激活了,所以让你体验到的了疼),同时无论你想了什么念头,都会在你脑中相应区域激发出一断神经细胞的电流活动。 最常见的就是当你想像山楂时,不但在脑中会被激发出神经细胞的电流活动,而且还会引发相应的反应——流口水。所以思想是神经细胞的电流活动,这些电流活动是有规则次序的,所以这些电流活动就是神经程序的运行,而脑运行的“齿轮”就是神经细胞。 对于神经细胞来说,它是由原子、电子和光子等基本粒子组成的,然而最终关键是,这些基本粒子是由你的“意识观察”而存在的。因此你的所有思想都是被你“看”出来的。当然,被你看出来的思想念头不是你,让你活生生的活着的哪个东西也不是被你“看”出来的思想念头。因此,思想念头是虚妄幻象,在幻象中是找不出一个“我”的。那么这就是无我,在一切现象之中没有一个真实的我。 4.结论:真我不在我中,非常非断是无我之智 下面看我们一下佛是如何定义“无我之智”的。 一次一位游方者婆蹉衢多对佛陀说:“乔达摩尊者(佛祖释迦牟尼),’我’存在么?”世尊静默不语。过了很久,婆蹉衢多又说:“那么,’我’不存在么?”佛陀还是静默不语。游方者婆蹉衢多等了许久不见回答就离座而去了。婆蹉衢多离开后,阿难尊者就对佛陀说:“世尊何以不答游方者婆蹉衢多之问?” 佛陀说:“阿难,游方者婆蹉衢多发问后,我若答’我’存在,便是认同主张永恒论的僧侣行者(即常见,即存在一个永恒不死的灵魂)。我若回答’我’不存在,便是认同主张断灭论(即断灭见,一个人死亡一切断灭)的僧侣行者。我若回答’我’存在,是否随顺诸法‘无我’之智的升起?” 阿难答:“世尊,不会。”“我若回答‘我’不存在,已经困惑的婆蹉衢多将更困惑:“我曾经有过的‘我’,现在不存在了!” 因此,在佛法究竟实相了义中,不能说“有我”,也不能说彻底的“无我”。 为什么呢?因为在虚妄的身体幻象中,不存在一个恒久不动的我,就是在虚妄的身体中没有一个灵魂的存在。但是,世界是虚幻存在,而虚幻并不会单独就存在虚幻,这就像是,如果存在电影画面,就一定存在放映机一样, 因此,与虚幻相对应的一定存在一个生出虚幻的“非幻”。这个非幻就是本体、本心,也可以说是真心、真我。注意:真心不是指灵魂。因此,佛陀说的无我之智的意思表达的就是“非常非断”,即不能说常,也不能说断。为什么呢?因为在虚妄之中分别常、分别断,都是执着妄想。因此,佛陀在菩提树下禅定悟道时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着妄想而不能证得。”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众生都具有成佛本质,只是因为在大脑中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实相。因此,佛学的究竟了义实相是:不存在灵魂。只存在本心,本心不能被称为灵魂。 也就是说,本心不在肉体及脑神经系统中,反而肉体及脑神经系统都在如来本心中。因此没有一个灵魂在肉体中轮回。这是违背常识的,也最令人难以相信的。 佛学最深奥的秘密就是这点了。如果能够悟到这点,就彻底解脱生死、悟道成佛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灵魂,就没有轮回,轮回只是人们的虚妄想象。能够深刻理解无我,就明白了没有轮回生死。这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不是认识到了什么都没有,而是顿悟了真心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