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
如何理解“住看清楚”? 那么对“住看清楚”的理解,源自圆觉经中的一段经文。这段经文,是指导修定的经文。下面我读一下这段经文:“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接下来我们来解释一下这段经文。 首先我们看第一句:“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在修定的时候,如何保持对定境的体验,而不生起妄念,也就是说,如何保持对清清楚楚意识的体验,而心中不生起妄念。那么方法就是第二句:“于诸妄心,亦不息灭。”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心中生起的妄念,不要去去除它。妄念来了,不要去理它,不要想着去扫除妄念,而是要清楚着。当然这个清楚着,不是说主动去清楚某一个妄念,而是要保持我清楚着当下,要保持对当下、对此刻的清楚。当然,在你保持对当下此刻的清楚体验中,会有知觉体验或者妄念在清楚中闪现,那么这些都是正常的。你不去关注闪现的某一个妄念,不去分别它,不去分别某个知觉体验就行了。一切的觉知体验、一切的妄念,都是生灭的,永远停留不住,正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那么一切妄念都不可得,一切都停留不住。比如说我们说现在,那么现在当下即成为了过去。所以说永远没有现在,当然过去也不可能挪到现在,那么未来呢?未来还没来,所以说也不可能挪到现在。那么你说现在,现在即成为了过去,所以一切的心念,都是不可得,都是生灭的,一切的心念,也就是一切的妄念都留不住。所以你只要保持着清清楚楚本身,妄念自然走掉了。因此妄念来了,不要去理它,也就是不要去息灭它。如果你去息灭妄念,你去息灭妄念本身,它就是一个妄念。如果去息灭妄念,这样妄念就永无止境了。你就永远处于妄念中了。所以妄念来了,要保持清楚着。 那么清楚着什么呢?就是清楚着你对当下清清楚楚的体验,要去这样理解和体验。你的心,就像是一面镜子,一切都在镜子当中生生灭灭,而镜子是清楚着如实地照着的。镜子不是一切妄念,妄念有生有灭,但是镜子如如不动,清清楚楚也是这样的。一切妄念在清清楚楚中闪现,那么妄念是生灭的,清清楚楚,就像是镜子一样,它是如如不动的。 下面我们再看“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是什么意思。首先我们看什么是妄想境,实际上,你几乎时时都在妄想境界当中,也就是你体验着一切,感知感觉,脑中不断流过种种妄念,这几乎都是时时发生着的。所以你时时几乎都在妄想境界当中,那么这就是住妄想境,可以说在修定的过程中,就是住在妄想境中的。什么叫做不加了知,在妄想的境界当中,你看也看到了,听也听到了,身体的感觉知觉也体验到了,但是你的心就像是镜子,如实地照着一切,而不去分别所觉知道的任何的体验,以及不去随着脑中出现的妄念,而继续分别下去,那么这就是不加了知。 所以清楚这一切,但不分别这一切的觉知体验,包括妄念,这就是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下面我们再看什么是“于无了知,不辨真实”。首先我们看什么是所知,所知就是对你所知道的、所觉到的任何的感觉体验,以及脑中出现的任何的想法,所以所知道的觉知体验就是所知。 什么是能知,能知就是指六根觉知本身。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本身也是虚妄的。因此凡是有所体验、有所觉知,那么都是心生幻象,都是假象。而创造出这一切假象的心是不可说的。如何体验这个心,这个心,就是意识。所以体验心就是体验意识,体验意识就是体验清清楚楚。因此对清清楚楚的体验,不能说清清楚楚是个觉知体验,清清楚楚,是一个过程,是意识意识到的过程。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事情?比如说,你眼睛看见眼前一切的事物和景象,任何事物和景象都是被眼睛看到的,但是任何景象和事物都不是眼睛。如何体验眼睛的存在?实际上体验眼睛的存在,就是体验眼睛看的过程,就是你在看着,那么实际上就是在体验着眼睛。也就是说,因为你能看到,所以证明一定存在能看的本体,这个本体,就是眼睛,但是眼睛永远是不可见的、永远是不可知的。 同样道理,一切生于意识之中,一切都是被意识创造出的幻象,而意识不在一切知觉体验之中,而意识就在当下对清清楚楚觉知体验的过程中。因此凡是有能知、有所知,都是以头觅头、将心捉心。在一切知觉现象中,不能说哪个是虚妄的,哪个是真实的,如果有这样的分别,那么还是有了知,也就是有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不真实的分别了之知。那么什么是“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就是证悟到一切唯心所现,就是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下面我们来看如何体验住看清楚。首先,通过察觉一下,你就体验在空境中了,也就是体验在清清楚楚中了。然后努力保持这种清清楚楚的存在,保持3-10秒钟,就是对原来是我的体验;保持10-60秒钟呢,就是对住看清楚的体验。当然,保持在清清楚楚的体验中,从1分钟到60分钟,都是属于住看清楚的阶段。 那么,住看清楚的意思呢,就是一直住在清清楚楚的体验中。具体的体验住看清楚的方法是:通过察觉一下,你体验到了对当下清楚的觉知体验,然后保持住这种觉知体验。当然,一开始是保持不住的,那么就要通过不断地去察觉,来获得不断保持在清楚中。 那么这种保持在清楚中的原理,用个比喻来说,这就像是一个人过一座用木板搭建的桥,因为桥面的木板已经腐烂,所以这个人过桥时,只要自己的一只脚停留在木板上,时间超过3秒钟,木板就会塌陷,人就会掉到桥下。所以这个人只有快步地走,每只脚在木板上停留的时间都不超过3秒钟,那么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前进,他才会平稳安全地到达桥对面。 同样道理,我们通过察觉一下,体验在清楚的体验中,一般超过3秒钟,实际上,就会被清楚踢出来。这时只有通过再次察觉,才可以再次进入清楚的体验中。所以最初练习禅定时,就是要通过不断察觉,来体验在清楚的体验中。 那么这就是不断察觉的方法。在一分钟内,通过不断察觉,一直体验在清清、楚楚的意识体验中,就是一分钟察觉法。如果你能够在一分钟,一直体验在清清楚楚的体验中,那么,这时就可以称为是一分钟住看清楚法,或者说我们叫它一分钟原来是我法,或者叫做一分钟入定法,这都是可以的。 所以,一分钟察觉法,就是一分钟住看清楚的方法,就是一分钟入定法。在修习禅定的第三步,在最初练习禅定的过程中,也就是在一分钟住看清楚的过程中,不断发起察觉来体验清清楚楚的动作,是经常出现的。 当然,随着练习越来越熟练,可以从最初察觉一下,体验在清楚中的时间,由原来的1秒钟到3秒钟,甚至到10秒钟、30秒钟、1分钟都是可以出现的。当然,随着练习的熟练程度越来越深,你会发现,例如在一分钟的住看清楚中,实际上是由10--20个不断察觉连在一起组成的。 所以,一分钟察觉法,也就是等于在一分钟内,不断通过不断察觉,来一直体验在空静体验中。当然,这一点需要你在练习禅定的高级阶段,慢慢去体会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