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高月明:从内心里,你最想分享给大家的禅定建议是什么?

        遇泉: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建议就是两个:

        第一,就是意数呼吸的标准,就是质量标准一定要高。一定要很高。只要有任何的模糊、任何的不清楚就要重新来数。因为这样效率是最高的、进展是最快的。

        第二,就是不断察觉。不断察觉这个事情,例如我现在打坐也是,比如保持10分钟的定境体验,我也是用不断察觉去保持的。这个操作方法就是非常的厉害。例如我现在打坐,我就察觉一下,我体验清楚着。再察觉一下,确认我在清楚着。再察觉一下,确认清楚着,再察觉一下(等于再冲击一下),再冲击一下更清楚,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直是这样一个过程。并不是说,我清楚着就一直清楚着。而是清楚着以后,再冲击更清楚、冲击更清楚。这个冲击是靠察觉。以前是察觉一下有个东西,察觉一下看我是不是在想事情。现在就是直接去体验那个更清楚。因为我有这个方法了,就是修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这样去体验更清楚,就是纯意识的这种体验,就是意识的高度的这种觉醒,那样的一个冲击。这个“不断察觉”是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最厉害的招数。

        高月明:修定进展最关键的秘诀是,一定要努力练习。

        问:您说那个最高层次冲击的时候,是需要靠妄念往上冲击,用不用这个妄念当台阶去往上冲击,还是说“直接冲击”是什么意思?

        遇泉:你直接冲击就冲击不了,但是我们那个方法里面有一个详细的描述,就是你察觉到妄念的当下,就是空境。对吧,这个你是知道的。你就不断的去做察觉到妄念这个事就好了。例如,我再察觉一下妄念、我再察觉一下妄念、我再察觉一下妄念。你只要察觉的时间足够长,比如说做了几个月之后,你自然就知道是什么样子了,而且你做了几个月之后,你就知道用力的时候,用到那个最关键点上的那个点在哪里。就是那个清楚点,那个当时在什么时候清楚,自己是能体验到的,就是我在察觉的时候,察觉的那一刻是最清楚的。因为自己很清楚自己体验到了,你就不断的去重复他、重复他,所以你现在说“我们要依赖一个妄念去做察觉”,这样说还是不正确的,如果做过度的解释还会影响你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所以,要想理解,我们还是要回归到那个最基本的正确的方法上去:“就是察觉一下有没有妄念,就这样做,察觉一下有没有妄念,检查一下有没有妄念,等等。”

        高月明:我补充一下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察觉一下,察觉的当下就会保持这个空境体验。对空境的体验会有一小段时间。一开始练习的时候,可能是保持个2秒钟、3秒钟。但是时间长了就可以保持10秒钟、30秒钟。

        但对30秒钟的清楚体验,你练了一天、练10天跟练了300天,练300天以后的3秒钟与练10天以后的3秒钟,所体验到的清楚度还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在300天以后,比如说我体验这30秒钟,那就很清楚了。即便是在30秒钟保持清楚的过程中,也是不断的做“不断察觉”来保持更清楚的,每一次冲击,就是我们冲一下,可能就是体验一小段,一小会这个清楚。再冲一下、再冲一下,不断的冲击是这个意思。

        例如,在1分钟或5分钟的住看清楚中,如果你要想不断地保持这个清楚的境界体验,以及进入更清楚的体验,就需要在一分钟内,以不断做“不断察觉”的这个动作为训练的原动力(如同你的脚不断的踏按汽车油门,让汽车不断保持原速度和比原速度更快一点的原理是一样的)。

        有同学这样描述也是正确的:每次不断察觉的冲击的体验如“∧”,最高点是很清楚,然后就会弱化一些。如此再冲击一次察觉。然后不断的做这样的冲击。每次冲击的时间可以是2秒钟到10秒钟不等。

        最开始练习的时候,可能对这个事情体验不是特别明确。当你拥有了定力,你对这个事,就是尤其当你的定力越高的时候,你对冲击的概念理解才会更深刻。

        遇泉:就是我们冲击的时候,会体验到一个更深的定境。但是每次我们达到更深定境的时候,实际上把我们的底线就拔高了。就下次肯定是在这个基础上去冲击的,就是它效率很高。

        续问:(问遇泉)视频中您提到以前是“察觉一下看我是不是在想事情,现在就是直接去体验那个更清楚”,我想多了解一下,问题如下:我过去一段时间禅定都是依靠某个妄念保持住定境。妄念例子比如有:是否在想事情、醒来、纯化意识,诸如此类。今天我尝试着不依靠任何妄念去保持定境,好像也够力量保持得住,而且因为不依靠任何妄念,所以那个定境好像自动地纯化了些。我这样的尝试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吗?另外,《圆觉经》中说:“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我以前听高老师解读这句经文时,我没有什么感触,但今天我在想,经文中“离远离幻”中的“远”和“幻”,是不是指我一直以来用来保持住定境的“那个妄念”?

       遇泉答:

        1、对于视频中我提到以前是“察觉一下看我是不是在想事情,现在就是直接去体验那个更清楚”,这是我长期做不断察觉的练习,到目前自然达到的能力,并不是用了新方法去体验定境了。这种直接体验定境的做法实际上还是发起了一个察觉,只是目前的察觉不需那么刻意、那么显式,只需要去直接体验鲜明的“自觉知”就在空境中了。随着心力的不断增强,不同时期对不断察觉的理解和体验也是不同的。

       2、在保持空境时,我还是用不断察觉的方法去做自我检查、自我警觉,确保自己是在空境中而不是已经进入妄念中了。在保持空境的过程中我也常常主动发起不断察觉去冲击更纯的清楚度,以将空境推向深入。在不同目标下(或者说阶段)发起察觉的频次也是不同的,是快是慢靠自己的时间体验来调整。

        3、无论如何,我都是靠不断察觉来体验空境和保持空境的,并没有发明新方法。事实上也只有这一个抓手可用。你也一样,要通过长期训练和实践,将不断察觉这个方法运用到出神入化,并没有其它方法。

        4、除了你察觉之下体验到的那短暂的空境,其它的无论什么都是妄念。

       高月明:遇泉回答正确。1、“离远离幻”本意是指离开“远离”这个幻觉妄念,不要体验在、停留在、执着在任何一个“远离”或者“离幻”的妄念中。

        2、这段经文是要告诉你,在做不断的“知幻即离”时(即做不断察觉时),不要试图住留在任何“离”的妄念中。知的当下即离,即是“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不断的知就是在不断的离。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经文来理解,则更加明确。任何的住留,都是妄念,不住任何的“离”,也就是“知”,才是真正的离。所以不要分别“离”“幻”是不是妄念,而是要不断的“知”。

        要这样正确认识:不要认为有一个妄念,或者你可以用一个妄念来保持定境体验(清清楚楚)。不要认为“知”的当下所体验到的“清清楚楚”是一个妄念。不断知(不断察觉)的过程不能说是一个妄念。

        注意:清清楚楚是一个过程,是对意识体验的过程。清清楚楚就是空境本身,只不过开始的时候很浅,随定力的深入会逐渐加深的。这就是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

        3、修习禅定是分阶段的,只要你努力练习,你就会不断突破现有阶段,你的定力就会逐渐加深。

        对于方法的把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循序渐进地练习。如果感觉哪个方法好用就可以用,如果感觉现在还无法把握,就可以先降低一个台阶,把基础练好,然后继续练习(例如,如果你感觉还是无法把握住不断察觉这个方法,那么你还是要回过头来把意数呼吸练好。再例如你进入到住看清楚无法保持到1分钟,就要退回到30秒,或者10秒,甚至退回到练习不断察觉,而不是勉强、低质量的保持1分钟)。

        你的尝试很好(今天我尝试着不依靠任何妄念去保持定境,好像也够力量保持得住,而且因为不依靠任何妄念,所以那个定境好像自动地纯化了些),但是在尝试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如果感觉还是无法长期把握住某种体验方法,还是要回归到最基本的练习上。要避免拔苗助长。只要努力,就一定有进展,功不唐捐,所有的努力和功德都会有回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