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
问:我读《楞严经》,有个问题不解:从七处征心开始,阿难以为识心在身内。佛说“如果在当前,你那个能知能觉的心,在你的身体之内,那么这个心应该是先能够看到你身体内的情况,然后再看到身体外的世界,然而实际上你是无法看到身体的脏器器官的,由此可知,你的心不在身内。” 但是,以一般人现今对人体的认识,思维就是在大脑中进行的,大脑也是人体内部器官,是在“身内”的。之所以不能“了知内身”是因为大脑,也包括人体内没有能看见的“眼根”,当然也没有“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正因为体内没有这“五根”感知器官,所以才不能探知体内情形。 就是说,以今天人们的视角,不能“看到身体脏器的”这个事情是事实,但并不能否定“心在身内”的说法,所以,佛的教法,在今天是否依旧成立? 这个疑问,初读《楞严经》时就升起了,如今仍然困扰我。 高月明: 第一,对于佛经的理解,你要回到2500年前,当时的那个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来理解。比如,在佛陀那个时代,没有现今的生理学和解剖学,也并不知道人的思维想法在脑内产生。对于人们确定思维的心、感知世界的感知能力,产生于脑神经系统中的认识,只是最近不过200年的事情。 而在当时,在佛法概念中,只是模糊的认为“心”应该是“全觉全知”的,不生不灭的,是具有能觉知、能看到、能听到的那个本体。所以,读《楞严经》时,要以古人的认识和视角来理解本心,理解实相。 因此,在古代佛法中定义的心,不是看见、听见、感知到,而是能够发起一切觉知体验的“本体”。这个本体的觉知能力,并不局限于五根觉知,而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的,是一切存在的根本。 所以,在楞严经中,如果说这个“本体”在身体中,那么就应该可以看到身体中的一切景象。比如内脏器官,等等。 然而因为你无法感知到身体内的器官景象,所以说明这个本体不在身体内。 因此,按照佛教去理解,佛的教法,在今天依旧成立。 第二、对于这个本体的认识,从量子实验角度来理解更加直接、简单和明确:人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人体的物质存在与泥土中的物质是一模一样的。而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所有原子都是由光子、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的。一切的基本粒子是被意识观察出来的,所以观察者不在被他所观察出的物质之内,也就是观察者不在你的身体之中、大脑之中,以及世界之中。观察者就是真心本体,所以以此来理解《楞严经》中说的“真心本体”,会直接彻底让人无可置疑的相信存在一个本体。而本体不在身体中,也不在世界之中。 当然,无论你对《楞严经》读的多么通透,本质上都只是一种“理解”。而理解可以是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不相信。 但是,注意,量子实验现象是必须要承认的科学事实,是经过近100多年,世界上最聪明的那些人,用无数的实验确定无疑的证实。 从量子现象来看,虽然你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于无法相信,但是实验结果,确定无疑的证实,存在这个本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