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
第十一章:圆觉菩萨章 【原文】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译文】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然后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为我们大家广说修入圆觉真心的种种方便方法,使未来的众生得到极大利益!世尊,我们大家今天已经得到开悟,如果在佛灭度以后,未来还没有得到开悟的众生,应该如何安居修习此圆觉清净境界? 在修习圆觉法门中,三种净观方法,最初应该如何修行?希望您能够大慈大悲,为现场的大众,以及未来的众生,施予广大丰饶的利益!圆觉菩萨说过之后,连续三次五体投地,请佛讲法。 这时,世尊对圆觉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们能够向佛请问这些修行方法,以广大的利益,施予一切众生!你们现在仔细听,我为你们解说。这时,圆觉菩萨以能受到佛的教诲而心生欢喜,与现场众生一同安静地听法! 第68节:如何安居修行 【原文】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住止,心离声闻,不假徒众。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译文】 善男子,一切众生,如在佛住世时期,或者佛灭度后,以及未来佛法衰落时期,如有具备大乘根性的众生,深信佛所说的秘密、不可思议的大圆觉真心究竟智慧。想要修证的人,如在寺院道场,如有安置徒弟信众等日常事务繁忙,就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思维体察佛法要义,如我之前已经说过的那样。 如果没有其他事务烦扰,就可以建立修行道场,设定修行期限。长期是一百二十天,中期为一百天,短期为八十天。妥当安置清净的饮食起居生活。 如佛在世时,应当持有正念思维佛的教诲。如佛灭度后,应当设置佛的形象。眼里看见,心中观想,生出对佛法的正确信念,这就如同是佛在世时一样。悬挂各种彩幡和鲜花,然后在二十一天中,礼拜颂念十方诸佛名字。一边礼拜,一边诚心忏悔过去的罪业。在忏悔过程中,如果遇到美妙境界,就会感到内心轻松安定舒适。过二十一天后,收摄心念,专注禅定! 如果赶上初夏三月安居,应当进行大菩萨的清净安居修行,远离声闻缘觉小乘修行,不必与其共修,也不必牵挂众弟子。到了开始安居那天,就在佛前说这样的话:“我是比丘某某、比丘尼某某、优婆塞某某、优婆夷某某,尊依菩萨大乘法,修习寂灭离相行,一同进入住持在清净实相境界。以大圆觉的究竟智慧作为我的修行道场,身心安居在一切平等的智慧之中。这是因为一切法本来就没有实有的生灭,所以没有任何挂碍、束缚! 如今我恭敬的祈请,不依止声闻缘觉修行,能与十方世界佛以及大菩萨共同进行三个月的安居修行。为了修行菩萨无上智慧的原因,不再牵挂任何众弟子。 善男子,这就是修菩萨圆觉智慧,示现的安居修行方法。过三期安居修行后,就可以自由行动,没有约束了!善男子,如果未来修行众生,在求证菩萨道,按照三期安居方法修行者,如果不是与修证圆觉法门有关的任何境界,从始至终,都不可取着! 第69节:如何起修奢摩他 【原文】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亦复如是。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译文】 善男子,如果有众生实修奢摩他,先让自己保持在清清楚楚的意识之中,不升起任何思虑念头。保持在清清楚楚的意识中,达到至极,就会体证到一切唯心所现!像这样开始练习至静,对一切唯心所现的体证认识,会从一个身体扩展至整个世界。 善男子,如果体证到一切都生于圆觉真心,那么这个世界中的一切众生所思所念我都知道。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世界的众生都是我的心生幻象,都是我的念想分别,以至百千万个世界都是我的心生幻象,都是我的念想分别。如果不是与修证圆觉法门有关的任何境界,从始至终,都不可取着! 如果有众生实修三摩钵提,首先用心观想十方世界的一切佛、一切菩萨,依据种种法门,循序渐进、勤苦修定。广发大誓愿,以此熏染成佛的信心和智慧!如果不是与修证圆觉法门无关的境界,从始至终,都不可取着! 第70节:如何起修禅那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译文】 善男子,如果有众生实修禅那,首先采取数呼吸的方法。在心中观察念头的升起、停留、灭失、长短数目,以至在行住坐卧日常行为中,都能够清清楚楚了知念头的产生、发展、消失,以及数目变化。这样逐渐的增进练习,乃至可以清楚知道百千世界中的一滴雨水,都好像是自己日常所用之物一样,在眼前清楚明了。如果不是与修证圆觉法门有关的任何境界,从始至终,都不可取着!这就是三种净观的初修方法。如果有众生能够全面修证这三种方法,勤奋精进修习的话,这就好像是佛出世一样。 如果未来根机迟钝的众生,虽然心欲求佛道,但是无法成就,这是因为过去的业障深重,所以应当勤恳忏悔自己的过错,燃起希望。先要断除憎恨、贪爱、嫉妒、谄曲,发起求证圆觉究竟智慧的信念。 在三种净观方法中,任意选择一种方法修习。如果这个方法不行,再选择另一种方法。只要心不放弃修证,逐渐就可以求证到究竟圆觉智慧! 第71节: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原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悔,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译文】 这时,世尊将以上所讲佛法要义总结为偈言:圆觉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众生,要想求证无上佛道。先要制定三期专修计划。忏悔过去的罪业!经过二十一天,然后秉持三种净观的正确信念。凡是与求证圆觉究竟智慧无关的一切境界,都不可取着。 奢摩他修习的是让心进入清清楚楚的至净之中,体证至静智慧。修习三摩钵提时要正念观想一切佛、一切菩萨的修行境界,体证一切皆幻。修习禅那时要以清楚明了的数呼吸开始练习,体证一切心念的生灭。这就是三种清净观的方法。 如果能够勤奋修习,就如佛出世一样。根性迟顿未成就的人,应当常常勤加忏悔恒久以来的一切罪业。一切业障都消失之后,佛的究竟境界就出现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