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原文】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译文】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然后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如您所说这些法门实在是世所罕有。世尊,如您所说方便方法,一切菩萨在修证圆觉法门时,有哪些具体的修习方法?希望您为大众,以及未来的众生再进一步详细开示,让他们彻悟到世界的真相!辩音菩萨说过之后,连续三次五体投地,请佛讲法。

       这时,世尊告诉辩音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们能够为诸大众,以及未来的众生,向佛求问这些修习方法,你们现在仔细听,我为你们解说。”

       这时,辩音菩萨以能受到佛的教诲而心生欢喜,与现场众生一同安静地听法!

       第049节:单修三种禅定方法

       【原文】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现,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次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译文】

       善男子,在一切成佛的究竟真相之中,本质上没有一个实有的修法,甚至连修证者本身都只是一种假象的存在!

       一切菩萨以及未来的众生,依托于未彻底证悟之前,虚幻的心念力量修证佛法,这时,就有了二十五种修证实相的,可轮换修习的禅定方法。

       第一种,如果有菩萨只采取让心进入清清楚楚极静的修止方法为修行方法。由于心进入至极的静定之中,就会体证到一切法皆由心生,这样就永远断除一切烦恼,获得了究竟解脱的成就。这样直接在禅坐中就会进入涅槃。此类菩萨称之为单修奢摩他!

       第二种,如果有菩萨只采取观察一切法皆是幻象为修行方法。以此觉悟力量,发起幻法度化众生。由于种种幻法的作用,广修菩萨清净妙行。这样的菩萨在实践圆觉总持法门时,念念不失寂灭境界,以及静定智慧。此类菩萨称之为单修三摩钵提!

       第三种,如果有菩萨只采取认识到一切法都非实有为修行方法。不执着任何造作的修行方法,独自断除一切烦恼,由此证得实相。此类菩萨称之为单修禅那!

       第四种,如果有菩萨先是将心专注在清清楚楚的静定之中,清楚到极致,就会体证到一切皆是心生的清净智慧。用此智慧观照一切世界幻有,在其中发起度化众生的菩萨行为。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第五种,如果有菩萨以在定境中,体证到至静的本质是圆觉真心生出一切法。这样就断除了一切烦恼,彻底解脱生死轮回。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第六种,如果有菩萨以修定生出的智慧。以此幻慧力量,假立种种方便方法,度化一切众生。最后断除一切烦恼,而进入寂灭涅槃。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奢摩他,次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第050节:以至静力的禅定方法

       【原文】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译文】

       第七种,如果有菩萨以修定生出的力量,断除烦恼后,再发起不执着一切法相为实有的菩萨度化众生的行为。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第八种,如果有菩萨以修定生出的力量,在断除烦恼的同时度化众生,并建立道场。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第九种,如果有菩萨以修定生出的力量,帮助发起幻法,度化众生,然后断除烦恼。此类菩萨称之为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第十种,如果有菩萨以修定生出的力量,用来体证寂灭境界,然后以此发起幻法作用,度化众生、转变尘世。此类菩萨称之为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第051节:以变化力的禅定方法

       【原文】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译文】

       第十一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皆幻”的变化力量,随顺众生种种根机、度化众生,修习入定境界。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第十二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皆幻”的变化力量,幻化种种境界、教化众生,秉持寂灭智慧。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第十三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皆幻”的变化力量,度化众生、推广佛法,安住在内心不起妄想的入定之中,断除烦恼。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第十四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皆幻”的变化力量,破除一切障碍,断除一切烦恼的原因,安住在至静境界中。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第十五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皆幻”的变化力量,以方便方法度化众生,同时修习入定和体证寂灭。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第十六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皆幻”的变化力量,随顺启用种种度化众生作用,帮助修入入定之中,最后断除烦恼。此类菩萨称之为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第十七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皆幻”的变化力量,资助于修证寂灭境界,最后住于清净、无造作的入定境界。此类菩萨称之为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第052节:以寂灭力的禅定方法

       【原文】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译文】

       第十八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都没有真实生灭”的寂灭力量,开始修习制心一处的入定方法,这样就会进入清净解脱之中。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第十九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都没有真实生灭”的寂灭力量,而发起教化如幻众生的作用,在一切度化众生的境界之中,都能随顺用此寂灭力量。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第二十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都没有真实生灭”的寂灭力量,面对种种幻境时,安住于入定之中,发起幻法度化众生。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第二十一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都没有真实生灭”的寂灭力量,在非造作出的自性中启用度化众生的作用,依此不执迷一切为实有的清净境界,修习进入入定境界。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第二十二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都没有真实生灭”的寂灭力量,通达种种无碍境界,进入入定之中,同时生起幻法、度化众生。此类菩萨称之为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第二十三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都没有真实生灭”的寂灭力量,进入至深入定中,发起幻法、度化众生。此类菩萨称之为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第二十四种,如果有菩萨以“认识到一切都没有真实生灭”的寂灭力量,帮助生起幻法、度化众生,从而进入深定境界,证得清净光明的智慧。此类菩萨称之为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第053节: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原文】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

       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

       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译文】

       第二十五种,如果有菩萨以是圆觉自性生出一切法的智慧,就能够圆满融合一切修法,认识到一切修法、一切法相的本质都生于圆觉自性。此类菩萨,就名为圆满修证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随顺自性清净的禅定方法。

       善男子,这就叫做菩萨二十五种的禅定修法,一切菩萨的修行方法都包含其中。如果诸菩萨,以及未来的众生,要想依据这些禅定方法开始修行的话,首先应当守持清净无欲的梵行,在寂静思维中,诚心祈求诸佛菩萨,忏悔自己过去的恶业,经过二十一天后,在二十五种方法中,用标签各自做出标记,以最虔诚的心,祈求诸佛,随机抽取一签,依据签中所开示的方法,就知道自己修行的顿渐顺序了。如果有一念头怀疑懊悔,就不会成就圆觉法门!

       这时,世尊将以上所讲佛法要义总结为偈言:

       辩音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菩萨所证得的,超越一切障碍、认识到一切法都是心生,而不执迷在一切法中的究竟智慧,都是由修习禅定所产生的。禅定的方法有三种:所谓的“奢摩他”“三摩提”“禅那”。按照这三种方法或顿、或渐,轮回修习,又可分成二十五种。十方世界的一切佛,以及过去现在未来的修行者,无不是因这些法门而最终得到究竟智慧的。只有顿悟成佛的人,不随顺轮换修法而超越一切法。一切诸菩萨,以及未来的一切众生,应当恒常受持这些禅定修法,随顺签中修法勤奋修习,依仗佛大慈悲的力量,不久就会证入究竟涅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