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第010节:第二章:普贤菩萨提出的三个问题

       【原文】

       第二章:普贤菩萨章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解】

       这一章主要讲的内容是,在听闻世尊所说圆觉清净境界之后,如何修证如幻三昧的具体方法。

       【译文】

       那时,普贤菩萨在大众中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然后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希望您为在此法会中的菩萨们,以及未来一切修习大乘佛法的修道者,在听闻这一圆觉清净境界,如何修证呢?世尊,如果那些众生知道一切都是幻象,那么身体和心灵也是幻象,既然一切皆幻,又为什么要以幻象的身心在幻象中修行呢?

       如果说一切世间所有,从本质上都灭失了,那么也就没有一个修证的心了,当然连修证者都不存在了,还有谁在修证呢?您又为什么说修证本身也是幻象呢?如果有众生本来不修行,一直以来在幻象中生生死死,也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幻的,又如何让他们的妄想心得到解脱呢?

       希望您为未来的一切众生讲解适合众生的、渐次的修习方法,能够让诸众生永离种种幻化境界!

       普贤菩萨说过之后,连续三次五体投地、请佛讲法。

       【原文】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译文】

       那时,世尊对普贤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们能为诸菩萨和未来的众生,求问如何在幻象中修证大定的次第方法,让诸众生得离一切虚妄分别,你仔细听,我为你们解说。

       这时普贤菩萨十分欢喜,十分恭敬的与现场的众生一同聆听佛的讲法!

       第011节:既然一切皆幻,为什么还要以幻修幻?

       【原文】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译文】

       善男子,一切世间所有幻化的事物,包括六根觉知、一切妄念分别,无明与觉悟,都生于真心之中。用个比喻来说,这就像是眼睛病了,在虚空中看到幻华,幻华虽然在虚空中有灭失,但是虚空本身是不会随之灭失的。

       众生的颠倒妄见,还是要依靠自己在幻心中的分别认识而得以除灭。当一切错误的认识全部除灭以后,真心是不随着幻象的灭失而灭失的。为什么呢?因为真心是生出一切生灭幻象的本体,它是不动的。

       【原文】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译文】

       如果在虚妄的认识体验中,说出一个觉知真心,任何的认识体验本身就是幻象。如果说对于真心来说,说它有一个感知体验,这种感知体验本身还是幻觉。如果说“无知无觉”就是对真心的体验,所谓的无知无觉也还是一种认识体验,这种认识体验本身就是幻觉。

       为什么呢?因为认识到一切的认识体验、一切分别都是心生幻象就是“幻灭”,而心不可能通过它所生出的幻象而得到表达的,所以对于生出一切幻象的真心来说,只能假说为“不动”!

       【原文】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译文】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未来的众生,不应当将一切现象、一切的认识体验认作是真实的。

       首先,要坚持从这种远离的心念开始。你要知道,一切的心念分别都是幻象,都要舍弃远离,不要认作这些心念是真实的!

       其次,如果心中存有一个远离一切心念的“念头”,这个“念头”也是虚妄分别,这个念头也要舍弃远离!

       再次,如果心中还存在一个远离“远离”的念头,这个念头依旧是虚妄分别,也要舍弃远离!

       最后,只有达到了不再有任何的远离执念,而能够体证到一切唯心所现,就除灭了一切幻象!“远离”的方法就是体验清清楚楚着一切而不被一切所影响。清楚着就是远离着,用远离的方法最终体证到一切唯心所现。

       用个比喻来说,这就如同是钻木取火一样,最后火燃起来了,把能钻的木和所钻的木都燃尽了。同样道理,用幻象的心体证一切皆幻,也是这样的。

       按照以上方法次第修证,虽然一切幻都灭失了,但是,“灭失”不是说一切都没有了,而是体证到一切幻象皆由心生。当然,体证到一切幻皆由心生,就不是进入到一种什么都没有的“断灭”之中。

       我们现在来问,既然一切皆幻,为什么还要以幻修幻呢?答案是,众生的妄想分别,还是要依靠幻象的修证而得以灭除的!这个道理就如同是“以木钻木,火出木尽,灰飞烟灭”是一样的。

       第012节:修习禅定的具体方法

       【原文】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译文】

       善男子,当你察觉到幻的当下,幻就离开了。在察觉的当下,你对清清楚楚的意识觉知体验,就是对圆觉自性的体验。不需要再附加任何的方法体验什么境界了,对于修证也无渐次之分。能够一直察觉下去,最终证悟到一切幻皆由心生就是“离幻即觉”。

       一切菩萨及未来的众生,按照这一修证方法修行,最终就能永离诸幻。什么叫做永离诸幻?因为按照这一方法修证,最终就能证悟一切幻皆由心生,这样就不再执迷于一切幻象之中,解脱了一切幻象的束缚,所以称为“永离诸幻”!

       【精义】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是《圆觉经》中修定的三大秘诀之一。这句话是三个秘诀的核心秘诀。这句话也是你在最终入定前,在修定过程中,当迷失方向时,要不断反观和理解的第二句话。

       “知幻即离”是告诉你在“知”的当下就是真心自性、就是对空境的体验,你不要再到哪里去找什么真心自性、找什么空境的体验了。为什么说在知的当下就是真心自性呢?

       用个比喻说,当你用眼睛去寻找眼睛时,那么眼睛看到的任何景象都不是眼睛。而当你理解了一切都是被眼睛看到的,眼睛是不可能被看到的,这时你只能勉强说,“看”的当下就是眼睛在看!同样道理,你对当下的清清楚楚的意识觉知体验就是真心。

       什么是方便?可以说,任何的妄想分别、任何的附加方法,都是方便法!“不作方便”是说,任何的附加方法、任何的取巧动作都是“以头觅头”“将心捉心”。因此不做任何分别,不附加任何的取巧方法,不断去“知”就是在不断在体证圆觉自性、不断在体证一切幻象皆由心生!

       第013节: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原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译文】

       那时,世尊将以上所讲佛法要义总结为偈言:

       普贤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众生,从恒久以来,虚幻无明妄想都生于圆觉真心。用比喻来说,这就像是眼睛病了,看见虚空中升起的幻华一样,幻华在虚空中升起,当幻华灭失的时候,虚空本身是不受任何影响的,虚空本身是不动的。同样道理,一切幻象都是从觉中升起,当幻象生灭之后,圆觉真心是不动的。

       修行的菩萨,以及未来的众生,在修行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不执着一法一事为实有,最后就能够认识到一切法皆是心生幻象。虽然修行本身也是幻象,但是这就像两木相钻,生出火焰,木头燃尽了,火也就灭失了。

       “觉心”不是修出来的,本来就在,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对于觉心的修证无深浅、无渐次之分。只要一路“觉”下去,就可以最终体证到一切都是觉心所显现。不要执迷任何的方便方法,一切的方便方法都是为了指明那个“觉”。

       对于“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这句话非常重要,需要你在修定的过程中不断去体悟其中的道理。

       【精义】

       在第二章中,普贤菩萨问了三个问题:

       第一问:众生既然知道,包括身体、六根觉知,以及一切法皆如幻华,也不存在生死轮回,那么又为什么以幻象的修证断除幻象的无明呢?世尊回答:“众生幻心,还依幻灭”,也就是,需要以幻修幻,最终体证到“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第二问:如果说身心、无明、觉悟,都是幻有,当把一切幻有灭除之后,这时连个修证的“心”也都没有了,那么还能说有“谁”在修证呢?为什么还要说修行本身也是幻象?世尊回答:“诸幻虽尽,不入断灭”。这句话的意思是,体证到一切幻象皆由心生,那么幻象可以在心中有生有灭,心是不会随着幻象的生灭而生灭的,所以体证到一切幻象皆由心生时,不是进入了断灭状态,而是有一个生出一切幻的真!

       再从另一个角度说,幻不可能单独存在。如果幻单独存在,那么就不能说他是幻,幻对于他本身来说就是实有的了。因此,恰恰因为是一切皆幻,所以必然会相对存在一个创造出一切幻的真!

       无明妄想与修证觉悟都生于圆觉心,佛法的究竟是,外在没有实有的众生、没有一法可得、没有一个佛可以修证,在未证悟一切幻皆由心生之前,任何用来修习的法都是幻象,所以说“修行本身也是幻象”!

       第三问:如果众生本不修行,一直以来在幻象中生生死死,也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幻的,又如何让他的妄想心得到解脱呢?

       世尊回答:“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句话是具体修习禅定证悟实相的方法。意思是,通过不断的“知幻即离”,最终体证到一切幻皆由心生,你就是佛了。所有的渐次方法都不需要,所有的菩萨都是按照这一方法一路修证成佛的。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