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
问:我今天看到《佛法人生量子说》90页这篇内容非常有感触,结合最近实修体验,写下如下感悟,请问老师是否有偏差? 在书中的“第66问”老师是想告诉我们修觉空入定到底是在修什么!从不断察觉到住看清楚再到10分钟的住看清楚,体验到“只有意识的存在,其他一切感知都处在非有非无的状态”。什么是非有非无的状态呢?一次禅定过程处于纯净的意识中,眼睛的所见、身体的一个感知觉、偶尔的一次头皮紧张、一次细微的未遂妄念,都会在意识中划过,相对于如如不动的纯净意识,这一次次的划过就是非有非无的状态。所以觉空入定修的是什么?答案是保持纯净的意识。 认识到这点,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避开禅定过程中的很多障碍。我们就会知道觉空入定不是身体用力去保持,觉空入定不是精神高度集中、觉空入定不是身体感觉得如何清楚。觉空入定是不断纯化意识的过程。 如果不去渐进实修,很难区分文中“精神”“意识”“清楚”、也难区分“精神放松““纯化意识”以及“意识高度清楚“,只有不断的实修,这些区分才会了然于心,了了分明。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早早的看到远方“纯净意识”的这个方向路标,就会少走弯路,更快精进! 同学2补充几点我个人的体验: 1、身体的紧张和精神的紧张也是特定时期的拐棍,在开始妄念丛生时,能帮助我们摆脱妄念的泥潭。 2、纯化意识和纯化精神在修定初始阶段很难区分。只有到了一定阶段意识凸显出来,像一个可触摸的东西一样凸显出来,我们才会真正的体会到二者之间的差别。意识是圆觉的,而精神是定向的。意识是一念不生全体现,而精神是意志力控制的。纯化意识是保持意识的全程无间断的监控,而纯化精神则进入了强力阻止妄念产生的误区。 不断纯化意识,我们会逐渐滑入一个非常纯净的无限趋近于寂灭的境界…… 纯化意识就像镜子如实的映照一切,纯化精神则搀杂了个人的妄想杂念,妄图以一种妄念状态代替另一种妄念状态。纯化意识就是无住,不住一切幻象,纯化精神就是有住,住于幻象就迷失本心。记住:是意识生出肉体精神乃至一切幻象,纯化意识就是让这一切妄念幻象自生自灭,不要加入任何主观的精神的干涉,就像浑浊的水慢慢地自动澄清一样。以上理解请老师指点。 高月明:以上同学实践禅定方向正确。 问:我感觉纯化精神就是精神的高度集中,感觉就是精神集中到一个点,对外界浑然不知的状态;纯化意识就是对当下的一切都是知道的,比如外界的一点小的声音也是清清楚楚的,对身体内在的感觉也是知道的,它的范围是一个立体的空间的感觉。您看对不对? 高月明:本无纯化精神的说法,是一位同学对他在禅定中分别出的个人主观体验,这只是他暂时的“体验风景”,对你来说,只是借鉴即可,不可过于分别这个事情,你只要按照禅定的三个秘诀努力实践是唯一的“正确”! 问:我感觉身体完全气化,感知范围扩大,与虚空连在一起,我就是虚空,虚空就是我。心沉静下来,如如不动,此时一念不生。以前极力保持清清楚楚,现在无须极力自然清楚。真正明白了,不是我空妄念,而是妄念空我。意识体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妄念就像海上的波浪,只有意识深处定下来,像定海神针一样,海上才会风平浪静。怎样让意识深处定下来?答案还是知幻即离。意识像镜子一样,不带有一点点杂念(比如我以前修定就常常有担心,担心妄念出现,甚至有焦虑,经常感受到意识深处的汹涌澎湃。但是我踩定油门不放松,这一切情绪都顾不得了)去观照一切,清楚着一切。这一点需要不断体会:是深层意识的不纯净导致了表层妄念的产生。请问以上体会是否正确? 高月明:你的修定实践没有偏离方向,继续向制心一处和纯化意识方向努力。另外补充,每个人的修定实践体验都有一些差异性,而任何境界体验(如气化与虚空)都不要执着,一切感知体验都是虚妄不实的和一切的修定实践都是在将心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