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问:在《佛法人生量子说》第42页中您说“1问:悟到什么等于悟道?高老师:见如来等于悟道。”《佛法禅定月明说》中您又说“你应该这样认识入定的本质:让光子在双缝前崩溃为粒子的是看,体验看就是体验本心、就是体验意识、就是体验空境。”那么观察者即如来,我想请教老师,当您制心一处、觉空入定一小时的时候入定了,此时您就真切体验到了观察者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吗?这相当于看见了如来或者说像西游记里面的灵魂出窍了吗(您的意识完全出去了吗)?

       高月明:第一,在某种语境中“如来”表达的是真心自性、观察者。但是我表达的“见如来”是表达《金刚经》中“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所以,如同“远见”表达的是智慧而不是看见一样,这里的“见如来”是证得了究竟智慧的意思。什么究竟智慧呢?就是体证到一起皆幻!所以你认为“见如来”是看见了“观察者”的认识是错误的。

       第二,我通过禅定体证到的是一切皆幻,而存在一个创造出一切皆幻的意识,就是体验到存在一个观察者的活生生的意识!另外,既然一切都是意识创造出的幻,而意识又怎么可能在他所创造出的身体幻象之外而又单独存在呢?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你所说的灵魂出窍或者意识完全出去了的事情!

       同学1问:在双缝实验中,有意识的人去观察了光子,光子已以粒子形式打在幕布上,形成了干涉条纹(形成了干涉粒子)。这时有意识的人走掉了,不去观察已经形成的干涉条纹的粒子,这时的粒子,会再变成波,还是继续是粒子?

       高月明:只有在意识划过之处,波才成为了粒子。而所谓的粒子也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是在你意识中显现出的“影像”。当意识划过之后,一切都变成了“不确定”,即都成为了“波”。注意:波不是一种事物的存在,波是对“事物存在状态”的数学描述!例如,说一个事物是以波的状态存在着,是描述这个事物“像波”一样存在着,而不能说他“是波”一样的存在着。这两种说法是不同的。

       同学2回答:《楞严经》中说,“一切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除了当下的这个此时此刻,再没有其他的时间了。

       同学1问:在第一义中,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一切都是幻有。没有未来、没有过去,只有当下。当下即因,当下即果,意识之外没有因果,那么问题是,已经意识到的物质,会因为带有意识的人一转身,粒子又会变成波了吗?如果是的话,比如说我家的家具,我不在家的时候,难道家具是以波的状态存在着?难道当我回家了,家具们又瞬间归位,变成了我的家具?

       高月明:首先“时间”本质上是对物质在空间中运动距离的测量,如果物质是被意识观察出来的,那么本质上就根本不存在空间和时间!一切只有“觉知”!用个比喻说,梦境是心所幻现出的假象,在梦境中的家具只有在你意识到时才会存在,而你没有意识到的事物就都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之中。同样道理,在你回到家之前,家具的存在与否也是不确定的(如:有可能被偷、或被移走),家具是处于非有非无之中的,所以没有在你意识中显现出的事物都是“非有非无”的。波粒二象性波粒证明的是:万物是因意识而存在,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空间时间也是一种在意识分别感知中的假象。

       问:当发生疫情灾害时,虽然这也是每个人的心生幻象,但是从因果上怎样理解这个灾害?这样的灾害是众生的共业因果吗?

       高月明:一般人们谈到因果,就会举出“共业与不共业”的区分,实际上凡是分析辨别共业与不共业因果时的说法,都是空拳黄叶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若有“共于与不共”的分别,就都还在有我相、众生相,也就是还是认为外在世界是实有的基础上(没有离四相)来认识佛法,这样就还是执着妄想,不是对佛法第一义的认识!

       什么是佛法第一义?佛法第一义是一切皆幻,一切都是你的因果!任何对因果的说法都是假说方便!就是说,如果真能够认识到一切皆幻,那么一切皆如梦境,梦境里的他人不是实有的,而你又怎么会与你梦中的他人有什么共业因果的说法呢?

       佛法第一义是:一切都是你的意识创造出的幻象,一切都是你的因果,当你意识到了,你就改变了因果。时间与空间也是假的,当下就是一切,当下你就正在创造着因果,因此对这个问题不需要做空拳黄叶的解释,如同是在“梦境中”,你感冒了,就需要去治疗和预防一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家坚定坚毅、一切都是现在、此刻的意识创造出的因果,大家都要严格按照医学规则要求去做出防控和治疗!对佛法第一义的认识越深刻,你就越坚定坚毅、勇往直前,这是改变命运、改变因果,以及真正自由所在的本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