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问:今天有个问题很困惑我:台球是波粒二象性的,那么用台球代替光子做双缝试验,理论上是不是能和光子产生一样的实验结果?但是按实际的生活经验,我感觉打台球不对着缝打,都打不进,更不用说干涉条纹了。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呢?

       同学回答:做双缝试验的用的是光子,为了方便理解,就把双缝试验中的光子想象成台球,台球本身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光子、电子)组成的。

       补充:明确一下我困惑的问题:宏观的物体,既然是波粒二象性的,那么我想当然地认为,反推过去就应该也符合双缝实验。不管是台球或者铅球、羽毛球什么的。因为台球等事实上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我觉得宏观物体,它就是确定的,不是波粒二象性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决定了我是否相信一切唯心所现!

       同学回答:在量子力学里,不确定性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与动量的不确定性遵守不等式,

       宏观物体的Δp比微观物体要大得多,而不等式右边的普朗克常量h是h=6.6260755(40)×10^-34J·s,是个很小很小的量,所以Δx就非常小。因此对于宏观物体来说,不确定性可以直接忽略。

       宏观物体越大,其不确定性越小,相对于自身尺寸的不确定性更小,宏观物体的位置不确定性有可能连一个原子核的大小都不到。所以不能把微观量子的特性直接转移到宏观物体上来。对于宏观物体,不确定性太微乎其微了,相比于微观量子物体的不确定性就其数值来说,差好多个数量级,所以基本上表现不出来。微观量子的特性决定了世间的本质。而概率事件一旦增加数量级,就越来越接近确定。

       高月明:

       第一,如果组成楼房的每一块砖头、每一个组成砖头的光子、电子是因你的意识而存在的话,那么无论如何整栋楼房都是因你的意识而显现出来的。对于如台球宏观物体来说,微观量子的不确定性会随着物体的不断增大而消失。消失不是没有,而是概率不断减少,直至变得极低而几乎“不存在了”。不但是台球,你也是一个波,你也可以像波一样遂穿,可以瞬间穿墙而过,只不过因为“你”这个物体太大,概率太小、以至比如说一个电子遂穿的时间是1秒钟,到你这里要穿墙而过需要你站在墙边等待100亿亿年!

       第二,量子物理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非常复杂,很多实验结果都是反常识的,要想真正理解量子现象(实际上真正理解是理解了“无法理解”),几句话是无法说清楚的。所以建议多看这方面的书籍和不断加深思考!

       问:老师举双缝试验的例子是为了我们同学方便简洁的理解如何体验本心(师师密付本心),那么“你我他”在他的本心是一个共同体吗?就像电影世界里面的一切都有一个共同体放映机一样,梦中的一切都有一个共同体做梦者一样。如果不是共同体,某人本心(唯心所现)把自己现到集中营里面去了,痛苦万分;某人本心把自己现入天堂之中。难道某些人的本心傻一些,某些人的本心智商高一些?如果是共同体,为什么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后第一句话会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如果是共同体,为什么本心不公平地现出一切是非高下呢?

       高月明:一切都是你的心生幻象,这如同一切都是你的梦境。既然一切都是你的“梦境”,梦境中的事物都是“你”梦到的,这时说“有共同体”,还是说“没有共同体”都是“心外有物”“心外有众生”的在分析辨别,所以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呢?你是我的心生幻象!只有“我”悟,没有你悟、没有众生悟。你理解了这句话,也就认识到了我是你的心生幻象,只有“你”悟,只有你具有智慧德相。这就是究竟第一义的“外在无有众生”“没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此时“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意思是,一切分析辨别都是妄想执着、都是将心捉心!

       同学回答:佛法中常说,众生的本性与佛的本性无异无差别,没有什么间隔,是因为众生无始以来的愚痴无明,无法认知和了解这个道理。因为我们没有察觉到自身的佛性,所以自己虽然无明却又不知道自己的无明。无明和佛性是无二无别的,一直与我们同在,众生在觉悟的那一刻,就会了知。我们与佛最大的区别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众生,是业力和染著的结果,自己别无选择,佛示现众生,则是智慧的抉择。”以上是曾看过的关于《圆觉经》的解释理解。

       高月明:以上论述可做接引众生的第二义讲解。第一义则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佛与佛法一切本空!一切清净本然!清净是说已经认识到“一切唯心所现”,所以就没有了任何分别执着了—-干干净净。本然是说“本来如此”“非修而得”!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