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明 |
在经中,阿曾认为心在七个地方,即 “身内、身外、心潜在根里、内外明暗之间、随所合处、心在根尘之中、一切无著(心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然而佛陀逐一驳斥了阿难的观点。 如何理解心不在这七个地方?经中明确指出,众生之所以认知颠倒,是因为他们认为心在身体或世界中。而佛的正知正见是身体和世界在心中。阿难的七处征心,就如同在镜子的影像中寻找镜子,在梦境中寻找做梦者,这必然是无法找到的。当然,以上主要是从逻辑思维层面进行的说明。 量子视角下认识“心不在七处”就很容易理解。在量子现象中,世界和身体以及六根觉知都是被意识观察出来的,意识并不存在于身体和世界之中。这里说的意识就是指真心,所以在阿难在七处是无法寻找到真心的。 从量子角度来看,当我们观看天上的烟花时,能明确意识到天上的烟花不是“心”,“心”是那个在观看烟花的主体。同样,我们的手脚、脑细胞以至整个肉体都是由原子组成,而所有的原子都是因我们的“意识观察” 而存在,包括用来观察的眼睛也是如此。 同时,任何感觉体验和思维观念的出现,必须以神经细胞的事先存在而存在。如果没有意识,就不会存在光子电子组成的神经细胞。所以意识不在被它观察出来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联系模式中,即不在任何感觉体验和观念思想中。 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身体中的任何一个器官都不是心,包括任何感觉和思维观念在内,一切观念想法和整个肉体是心所创造出的一个幻象,在幻象中是无法找到真心的。 因此,真心不在肉体及脑神经系统中,反而是肉体及脑神经系统都在真心中。从常识角度看,这无法理解和接受,但这正是佛学中最深奥的了义,无上的究竟智慧。如果能够领悟到这点,就有可能实现对生死的彻底解脱,达到悟道成佛的境界。为什么?因为如果世界中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心,也就不存在一个我或者灵魂。这样就不存在实有的轮回,轮回只是人们的虚妄想象。深刻理解“七处征心”表达的义,就能明白没有轮回生死,这便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并非认识到了虚无,而是顿悟了真心。 |